词条 | 过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过礼分类:【地域文化】 满、汉族等婚嫁习俗。亦称“纳彩”。旧时男女两家择定成婚日期后,男家提前数日将女方结婚时所需衣服、被褥、布料、首饰送至女家,同时还送猪、羊、鹅、酒及饰以红喜字的馒头,例用双数。在东北一些地区,女家收到布料后要举行开剪仪式;猪、羊、鹅等牲由女家豢养、放生或卖掉,并不宰杀;喜字馒头分送其亲友,借以通告即将筹备婚事。普通满族人家多将“过礼”与“放定”会而行之。 满族婚俗。迎娶新娘前的两三个月,男方家须择吉日将聘礼送往女方家,此举为“过礼”。所过礼物多少不等。礼物中少不了如意,高级如意用翡翠、白玉制成,普通的如意为红木镶翠和玉制成,外罩五面形的玻璃匣。另有新娘的蒙头巾;衣服料、被褥面料、棉花、内装小银锭的玻璃匣;印有大红双“喜”字的馒头100个;猪、羊、鹅及酒若干。过礼的活猪、羊和鹅均由女方家饲养或馈赠给别的人家,不准宰杀。馒头分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婚礼即将举行。此婚俗为旧时所行,解放后已有变化。 ①土家族旧时婚姻礼仪。男家在结婚前一个月,将彩礼送至女家,名曰“过礼”。一般过礼,女家有“八要”:一要门礼;二要背亲带;三要露水衣(即新娘穿的红嫁衣);四要露水帕(搭在新娘头上的红绸帕);五要压轿米;六要照轿油;七要轿夫礼(红包);八要满堂礼(酒、肉等)。此外,还要送“报恩钱”,俗称“离娘钱”。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所作《竹枝词》曰: “姑嫜妯娌笑哗然,花帕红绳正斗妍;莫怪天台消息冷,唤郎早亦送娘钱。”即是对此婚俗的描写。②仫佬族旧式婚俗礼仪。结婚前,男家要请媒人到女家商议财礼聘金。商定后,于婚前20天将财礼聘金送至女家。过礼后,双方的婚姻关系才正式确定。从此以后该女子就“生为男家人,死为男家鬼”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