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远游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远游冠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冠名。最早形制为通梁组缨,本为战国楚庄王时所戴。秦袭楚制。汉代采其制而制为远游冠。据《后汉书?舆服志》:其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之于前,无山述,诸王所戴。山述即在梁与展筒之前高起如山形之饰。见图。汉代以后历代沿用,形制不尽相同。隋、唐两代,加金博山,附蝉九首,天子5梁,皇太子3梁。宋代为皇太子受册封、谒庙及朝会之服,18梁,以青罗为表,饰以金涂银的?花。至元代始废。

远游冠

为皇太子及亲王谒庙、还宫、释奠等所戴冠。《后汉书?舆服志》载:“远游冠制如通天,有展广横之于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远游冠形制似通天冠,最早的图像,是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曹魏雍丘王曹植所戴冠。据文献记载,自汉迄至隋,天子亦戴远游冠,为五梁。汉朝太子及诸侯王远游冠,皆为三梁。两晋时远游冠为皇太子、诸王后代、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所戴。南朝梁时定为皇太子朝服,并于冠上加金博山,垂以翠抉。隋朝时,天子远游冠为五梁,加金博山,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翠抉,犀簪导,皇太子及亲王加金附蝉。唐朝时为皇太子专戴冠,分朝服远游三梁冠和公服远游冠,做朝服时,远游冠为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抉,犀簪导;公服远游冠,为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之所戴。两宋时太子远游冠,增为十八梁,冠表为青罗,金涂银忪花饰,犀簪导,红丝组为缨,前有博山,宋徽宗政和年间加附蝉。明朝时,废除了皇太子远游冠制。

太子、诸王等谒庙、朝会时所戴的一种冠帽。式样与通天冠相似,正面竖立,顶部稍向后倾斜,后面直下为铁卷,但前无博山,有展广横于冠前。戴时也要先用黑色介帻包裹住头发,然后套冠, 再插

以固定冠。从汉代开始, 太子、诸王遇上重要的典礼、仪式都要头戴远游冠。魏晋时皇太子、皇帝的兄弟和其他儿子、王子都戴远游冠。太子用翠羽装饰抉(系冠用的丝带结节后下垂的部分),上缀白色玉珠。余下都以青丝为抉。此时皇帝偶也服用远游冠作为杂服。冠加金?为饰是从此时开始的。隋唐太子、诸王仍然用远游冠,因与朝服配穿,又被称作具服远游三梁冠。天子偶尔也穿远游五梁冠,作为祭祖先山陵时的礼冠。此时的远游三梁冠,前加金?,还要附蝉九首,冠内所戴黑介帻饰有珠玉, 抉用翠玉装饰,

用犀角制成, 是太子谒庙、还宫、元旦和初一朝会、释奠的礼冠。唐以后皇帝不再戴用远游冠。亲王所戴的远游三梁冠,除不用附蝉、青抉外,其余与太子相同。宋代远游冠仍是皇太子的重要首服,与前代所不同的是冠用十八梁,前加金?,附蝉九首,青罗做面,里为朱色。以金涂银的?花为饰,红色冠缨,犀牛

, 用于册封、谒庙、朝会等礼仪性的场合。 金、辽两代太子也用远游冠。至明代远游冠被废止不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