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分类:【传统文化】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绵屏东北。摩崖位于南麓最西端,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成。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石刻。①造像年代是东汉晚期。孔望山石雕可分两类:一类是摩崖造像,分布在东西约17米、高8米的范围内,共18组,105躯。造像分布按一定的规律,其中占突出地位的是佛涅?图。还有其他佛教内容的刻像:菩萨舍身投虎图、似二身结跏趺坐的佛像、全身凹入形之“身光”的立佛、立佛和站佛之旁的侍立胡人力士。造像的内容占重要地位的是太平道教的造像。如X

68

、X

61

等造像,着汉画像石中常见的世俗服饰,像下方凿圆形香炉、灯碗,是黄老道奉拜的尊神。石雕的第二类就是立体圆雕。分布在摩崖东南方的山脚下,有大象、蟾蜍、石碣形的碑座各一。其中大象是此处最大的刻像。依花岗巨石的自然形状雕凿,体长480厘米、背宽350厘米、通高260厘米。象腿旁浅雕象奴,象足下雕莲花。以象喻佛性,是佛家的一贯用意。孔望山造像用传统的汉画像石技法表现外来的佛教题材,这是此地造像的最突出特点。造像的技法可归纳为:单线阴刻、凸画线剔、剔地浅浮雕和高浮雕四种。②据推测,孔望山摩崖造像和立体圆雕应是东汉桓灵之时的道教寺院:“东海庙”祭坛上供奉的神像及其附属建筑的雕刻。这里的道教造像是太平道的礼拜物,又因其时佛教已日渐在中土流传并依附于道教,所以这里供奉的神像就包括有佛教内容。这样一个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道教、佛教的早期状况、佛教历史、佛教艺术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