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全名《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恩格斯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1845年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本书是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书中研究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立,指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社会主义运动必须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阐明了英国产业革命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后果,它不仅是技术方面的变革,也是社会关系的变革,它的重要结果就是形成了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无产者的联合,并得出工人阶级不仅能够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能够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列宁指出,“恩格斯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说明了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作具体研究的典范。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全名《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恩格斯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用德文写成的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恩格斯通过考察和调查,用大量的事实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尤其产业革命是造成工人道德堕落的根源,满怀义愤地控诉英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犯下的种种罪行。指出大工业运用新机器,对工人带来严重的道德伤害,现存社会秩序对工人只有一切害处而得不到些微好处,工人不可能尊重这个社会秩序。一些工人不由自主地犯罪,这是资产阶级的粗暴野蛮、摧残人性的待遇种下的恶果。大工业造成的劳动强制性和人口集中,使工人的道德堕落现象更加扩大,并达到了极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社会条件,是造成工人道德堕落的总根源。恩格斯肯定并赞扬了逐渐形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互助、勤劳诚实,不贪财、不自私,富于反抗精神和献身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的崇高道德品质,认为这是人类道德的希望。他第一次系统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道德原则、金钱万能的人生观、幸福观,批判了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的虚伪本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竞争关系、利用关系、剥削关系和金钱关系,揭露了资产阶级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把工人当人看的“奴隶主”的野蛮道德。提出了“个人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相一致”的道德理想和原则,这种道德原则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具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只有依靠在过去成长起来的、通过斗争成熟起来的工人才可能,这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号召工人阶级为自己的最终解放而斗争。这是恩格斯伦理思想完成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重要著作,列宁称之为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最优秀的杰作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一份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