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遣唐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遣唐使

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派遣至中国唐朝的使节。公元630-894年,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日本共任命过19次遣唐使,其中一次是迎接上一次的遣唐使回国,有3次是伴送唐朝派往日本的使者返唐,有两次在任命后未能成行)。遣唐使的规模,由每次的百人左右,逐渐增至5、6百人,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工等各方面人士的考察团,其中半数以上是舵师和水手。官员有大使、副使、录事等,此外有留学生、学问僧、医生、译员、商人以及各种工匠。较大的使团往往分乘四艘海舶前来,因此在日本诗歌中,遣唐使的船队常被称为“四舶”。遣唐使受到中国方面的欢迎和礼遇,常常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返国时,唐朝也往往任命使节陪同前往,进行回访。遣唐使促进了人民的友好和两国文化的交流。

自从日本圣德太子执政,提倡儒学和佛学,即派遣隋使和遣唐使。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到唐乾宁元年(894年),共派遣唐使12次。遣唐使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630―659年,30年间日本派遣唐使4次,船1―2艘,每艘约载120余人,多走北路,即由日本难波(今大阪),经朝鲜半岛、鸭绿江口、辽东半岛、渤海湾口,抵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后期为702至838年,重要的有7次,一般有4条船,人员近600人,规模大,船线多走南路,即从九州南下,横渡东海至长江口;或者由值嘉岛(今长崎县)出海,横渡东海至长江口。船线短,但渡海风险很大。遣唐使团一般有大使1人,副使1―2人,判官1―4人,录事1―4人,在大使之上有时设押使和执节使,皆由学识渊博,汉学造诣深厚优秀人物担任。654年遣唐押使高向玄理在中国留学35年。702年遣唐执节使栗田真人熟悉经史,以汉文写文章,受武则天重视。752年遣唐使藤原清河文质彬彬,玄宗命画工画像,长期在唐做官。最著名的是吉备真备,多才多艺,回国后升为左大臣。阿倍仲麻吕,入唐取名晁衡,中进士在唐做官,擅诗文,与李白、王维交游,做过左散骑常侍,镇南都尉。著名僧正有最澄、圆仁、圆珍,他们是日本天台宗宗师。遣唐使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很大。僧?和高向玄理回国被任命为国博士,成了革新政治的主要设计人,促成了有名的日本大化改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