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雀山汉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银雀山汉简

分类:【传统文化】

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简册。1972年1号汉墓(墓葬武帝时)出土竹简(包括残简)4942枚,整简长27.6厘米,字数多少不等,有多达40余字者,出土时大多散乱,简文墨书隶体,内容有《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管子》、《晏子》、《墨子》等。《孙膑兵法》440余枚,失传2000年后又复现于世。且与《孙武兵法》同时出土,彻底解决了诸如有无孙武其人、孙武是否即孙膑及世传《孙子兵法》真伪等历史悬案。2号汉墓出土《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竹简32枚,每枚长69厘米、宽1厘米,为迄今所见我国最早、最完整历谱。历谱证实太初以前使用《颛顼历》。所记晦朔干支,是年12月、正月均蝉联大尽。而宋《资治通鉴目录》误以为小尽,致使2至8月晦朔干支均差1日,清人汪曰桢《历代长术辑要》、近人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均沿宋人之失。《元光历谱》可订正千年沿袭之误。

1972年从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武帝时期的简牍。分别发现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1号和2号汉墓。其中包括1号汉墓出土的完整简,残简4 942枚和2号汉墓出土的32枚简,以及若干残片。其内容主要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历谱》等先秦古籍及古佚书。为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兵法、历法、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的简,大致可以分为现今还有传本的书籍和古佚书两大类,其中佚书占大部分。由于简本与传世本的篇章分合不尽相同,故两类有交错的现象。现有传本的书籍包括: ①《孙子兵法》(即孙子十三篇)及其佚篇。佚篇共4篇: 《吴问》篇记吴王与孙子关于晋国六卿军事,政治制度的问答;《黄帝伐赤帝》、《四变》、《地形二》三篇是分别对《行军》、《九变》和《九地》部分内容的解释和发挥。②《尉缭子》共5篇。③《六韬》共14组,可分3类。1至7组为第一类,见于传本《六韬》者,《文韬》4组、《武韬》3组,8至13组为第二类,均为《群书治要》、《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曾加称引而为传本所无的佚文。14组为第三类,是一些零散残简。④《晏子》共16章,散见于传本8篇之中。佚书类有: ①《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简本共16篇。第一至第四篇记孙子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确定是孙膑书。第十六《强兵》篇也记孙膑与齐威王的问答,但可能不是孙膑书的本文,故暂附在书末。第五至第十五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其文体、风格与《孙子兵法》及其佚篇不相类。这些篇中的“孙子”似指孙膑的可能性大,因此,亦定为孙膑书。②《守法守令十三篇》共十篇。其中《守法》、《守令》两篇不易划分,暂合为一篇。③《地典》篇。《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下著录。④《唐勒》篇。为唐勒、宋玉论驭赋。⑤论政和论兵的文章,如: 《十官》、《五议》、《务过》、《为国之过》、《起师》等40篇。⑥阴阳、时令、占候之书。有《曹氏阴阳》等10余篇。⑦《相狗》、《作酱》等技艺术。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残简,整理工作仍在继续进行。银雀山2号汉墓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以十月为岁首,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银雀山汉简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文献,汉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被发现,证实了《史记?孙武吴起列传》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的记载。汉简《六韬》、《尉缭子》、《晏子》等书,自唐宋以来就被疑为是后人假托的伪书。此次发掘证实,以上书籍在西汉前期已经广为流传,成书年代自然还要早,足见并非后人假托的伪书。银雀山汉简中古籍的作者多是齐国人以及与齐国历史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所以著述多与齐国制度等有关,有些篇章如《守法守令十三篇》,则是直接记述战国时代齐国的法律,这对于研究齐国历史,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1972年在山东临沂城南银雀山墓葬出土的汉代竹简、残简。在银雀山1号、2号汉墓中共出土竹简和残简4972枚,竹简字体属早期历书。银雀山汉简的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方韬》、《元光元年历谱》、《晏子》等先秦古籍、佚书。汉简的长度有3种,分别是18厘米、27.6厘米、69厘米。银雀山汉简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有极重大的意义,因为在一地墓葬中发掘出如此丰富、如此重要的古籍是十分罕见的,这些汉代手书对研究中国历史、兵法、文学、简册制度都有极大价值,这些简书几乎涉猎了社会每一方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