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长陵分类:【传统文化】 亦叫“长山”、“长陵山”。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附近,曾出土过“长陵乐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是高祖和吕后的陵墓。刘邦的坟墓以“长”名陵,可能与其所在地古称“长平”或“长平坂”有关。也有认为,是以西汉首都“长安”第一个字命名的。封土的底和顶部平面为长方形,底部东西153米,南北135米,顶部东西55米,南北30米。高30.7米。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780米,周长3 120米。刘邦和吕后同在一个陵园。陵园四角,除东北角外,其余三处均发现了建筑遗址。陵园西北角有一东西200米,南北100米的高台建筑基址,陵园西南角的基址内发现了墙壁、柱洞和散水等建筑遗迹。陵园东南角发现了大量汉代砖瓦残片和瓦当等物。据推测陵园四角的建筑遗址,应属于“角楼”一类防卫性建筑物。在陵园内有两处建筑遗址,东边的在吕后陵北350米,西边的在高祖陵北130米,为陵中比较重要的礼制建筑。陵园内有巨大的柱础石,红色墙皮,大量砖瓦堆积。有一较大型遗址,东西150米,南北近100米,遗址纵横分布着截面为圆形和五角形的水道。圆形水管道直径20至35厘米。五角形水管道有大、小两种,大者高50厘米。为了防止泥沙淤积,先将污水引汇到一个用陶圈或石条砌筑的大泄水井沉淀后,通过连接泄水井中上部的排水管道将污水排出。排水管道有的单列,有的并排几列。其中有并非铺设的五条五角形水道。上下管道如此之多,说明建筑物中排水量之大,也反映了这些建筑群之宏伟。长陵的陪葬墓很多,大大小小的陪葬墓有63座,西起长陵,东至泾河南岸的原上,东西绵延15里,多为南北方阵排列,成组分布。其陪葬墓的封土,从外形上看有三种形式:覆斗形、圆锥形和山形。在一些陪葬墓附近,还发现了汉代建筑遗址,应属于其邻近坟墓的园邑、祠室之类建筑。陪葬墓不只地面上有宏伟建筑,茔域之内,地下还有不少陪葬坑,其中出土较多的是各种陶俑和车马器等。最著名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其陪葬墓附近发现了大量陪葬坑,坑内出土了陶人陶马,此墓位于长陵东部,从其地望和随葬品来看,似应属大将周勃或周亚夫的墓。 位于十三陵区天寿山主峰下,是明成祖朱棣及皇后的陵寝,为十三陵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于永乐十一年。陵园坐北朝南,周围有陵墙环绕,陵园由三进院落组成。陵门至?恩门为第一进,陵门分三洞,黄琉璃瓦顶。?恩门至?恩殿为第二进;殿后内红门与明楼、方城为第三进。明楼为重檐歇山顶、四座方形门,楼内立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碑文原为“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嘉靖十七年改“太宗”为“成祖”,用木制“成祖”二字碑文嵌于原碑。明万历年间明楼失火,碑上木刻碑文被烧,方重新刻石即现存石碑。明楼下为砖砌方城,有甬道相连。楼后有宝城,园形,直径约340米,周围城墙近千米,高大的封土上松柏成荫,封土下为地宫。长陵有附属东西二井,是埋葬宫妃的坟,二井共葬有16个被“赐死”的殉葬宫妃,以随侍地下亡灵。这种残酷的殉葬制度,至明英宗时被废止。 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史记?高祖本纪》载:“长陵山,东西广百二十步,高三十丈,在渭水北,去长安三十五里。”据《长安志》等史料,长陵东南200多米处,有吕后陵,周围陪葬的有萧何、曹参、张良、周勃等。高帝、吕后二陵大小相同,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高32米,周匝并有夯筑的土城,四面有阙门痕迹。由于陵址建在渭北高原边缘,远望之若山丘陵起,异常雄伟。长陵附近曾出土过“长陵东当”、“长陵西当”的瓦当,直径分别为16厘米和18.5厘米,篆书,无疑为长陵陵园建筑的遗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陵的组成部分。位于十三陵景区中部。系明成祖朱棣陵墓。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在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占地10公顷,围墙环绕,分为三进院落,有陵门、神库、神厨、碑亭、?恩门、?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建筑。?恩殿建于高约3米的三层台基上,为举行祭典处,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红墙黄瓦,重檐庑殿顶,面积1956平方米。木构件全为楠木,殿内有32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4根高达14.03米、直径1.17米。明楼为方形,中立石碑,上刻“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宝城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余,上有垛口,形如砖砌城堡,内为高大土封,其下即地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北。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率沛中子弟三人抗秦,公元前206年称帝,建立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剑而有天下的皇帝。长陵处咸阳原最高点,即秦咸阳宫旧址上,远望若山峰兀立,气势雄伟,故又称长陵山。于此可俯瞰长安胜景,为著名形胜之地。陵园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00米。高祖陵冢位于陵园南部,呈长方覆斗形,底边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31米,高32米。其东250米处为吕后陵冢。陵园东为陪葬墓群,广延15里,萧何、曹参、张耳、田袜、周勃等汉初勋臣贵戚均葬此。唐诗人唐彦谦《长陵》诗云:“长陵高阙此安刘,爹葬累累尽列侯。”附近曾出土“长陵东当”、“长陵西当”的瓦当,直径分别为16厘米和18.5厘米,篆书,当为长陵建筑遗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