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阎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阎王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阎罗”、“阎罗王”、“阎魔王”、“焰摩罗王”、“?魔”、“琰魔”等。俗称“阎王爷”。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祗。阎王,梵文Yamaraja(阎魔罗阁)的简译。原为古印度神话传说中阴间主宰,后为佛教吸收沿用,称为阴间地狱魔主。阎王的来历,据《通俗编》引《翻译名义》载:“阎魔兄妹,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称双王。”一说为古印度毗沙国国王。《法苑珠林》:“阎罗王者,昔为沙毗国王,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悉愤怼同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十八人即主领十八地狱也。”道教将阎罗王列为泰山东岳大帝属下。东岳大帝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司冥之神,相传其母梦吞二日所生的双生子中的金虹,为东岳帝,掌管十八层地狱及六案簿籍等冥中事务。隋唐以后,民间虽仍尊崇东岳大帝,但对其属下阎罗的信仰最为普遍。唐朝末年,有“十殿阎罗”的说法。十殿阎王名如下;秦广王蒋、初江王历、宋帝王余、伍官王吕、阎罗天子包、变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轮转王薛。十王分管地府十殿,故名。宋至清代,民间盛行将生前刚直不阿之士作为冥王。著名的有范仲淹、寇准、包拯等。阎罗王在民间向无专庙,多在东岳庙、城隍庙中设十王阎罗殿,有的殿内还附绘牛头马面各种鬼吏、判官,以及阴间施刑画面,塑成十八层地狱模型。旧时民间多于东岳大帝诞辰日,即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赛会迎神,其中还有“审鬼”等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