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旃陀石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阿旃陀石窟分类:【文化精萃】 又称阿旃陀石窟寺。位于南印度德干高原文达雅山的悬崖上,是印度古代佛教徒门开凿的佛殿、僧房。共有洞窟30所。约在公元前2世纪始建,至6-7世纪完成。窟内有大量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尤以壁画著名,主要以佛教故事、古代宫廷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为内容,反映出印度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印度著名佛教石窟。在今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南印度德干高原温德亚山的悬崖上。修建于公元前一、二世纪至公元六七世纪之间。共有洞窟30所,其中5所有塔,供礼拜用,其余洞窟供佛教僧人居住。洞窟中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而以壁画最为著名。壁画以佛教为基本题材,同时也广泛反映了古代生活的各种场景,因此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形象生动的资料。石窟后湮没无闻,近代始被重新发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