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诗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阿诗玛

分类:【传统文化】

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路南彝族地区。内容叙述勤劳勇敢的姑娘阿诗玛,坚决反抗财主热布巴拉逼她当儿媳的恶霸行为。阿诗玛被关入土牢后,她的哥哥阿黑前去搭救,经过多次较量,财主只好放人。但财主却暗中与岩神勾结,用大水淹死了阿诗玛。阿诗玛死后变成回声,活在山重水复的石林之中。诗歌反映了彝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斗争精神和美好理想,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机智、勇敢的可贵品质,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遗产之一。解放后,不仅搜集整理出版了汉文本,并且被译成俄、英、法等外文介绍到国外。彩色舞台艺术片的影响也很大。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阿诗玛》一书。

彝族长篇叙事诗,在云南圭山地区彝族的分支撒尼人当中以手抄本长久流传。1954年由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整理用汉文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诗叙述了阿诗玛和阿黑的恋爱故事,塑造了不畏强暴、聪明美丽的阿诗玛和勇敢机智的阿黑形象,表现了撒尼人民反抗压迫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的坚强意志和勇敢斗争。长诗叙事生动,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它用众多的比喻、形容和夸张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如今阿诗玛和阿黑已成为撒尼人民品德和性格的典范。长诗又音韵和美,语言晓畅,它是彝族民众集体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译成汉文后也得到汉族民众的喜爱。这是中国少数民族叙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曾被改编为多种形式的剧作。除了汉文本,还有英、法、俄、日等文译本。它又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中国民歌。长期流传于我国云南彝族撒尼人民中间的长篇故事歌曲。它记述了美丽勤劳的贫苦姑娘阿诗玛被有钱势的热布巴拉抢走而坚决不从的故事。表现了撒尼人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幸福和爱情的意志和愿望。每句歌词的尾部均有“嗯鲁哎”或“赛洛哩赛”等富有撒尼民歌特点的衬词。曲调跌宕优美,以do、mi、sol三音为主,节拍运用了2/4、3/4、4/4较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手法,极富彝族民歌风格与色彩。

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路南彝族地区。内容叙述勤劳勇敢的姑娘阿诗玛,坚决反抗财主热布巴拉逼她当儿媳的恶霸行为。阿诗玛被关入土牢后,她的哥哥阿黑前去搭救,经过多次较量,财主只好放人。但财主却暗中与岩神勾结,用大水淹死了阿诗玛。阿诗玛死后变成回声,活在山重水复的石林之中。诗歌反映了彝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斗争精神和美好理想,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机智、勇敢的可贵品质,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遗产之一。解放后,搜集整理出版了汉文本,并且被译成俄、英、法等文字介绍到国外。彩色舞台艺术片的影响很大。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阿诗玛》一书。

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一部优秀的民间叙事长诗,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该诗叙述了勤劳、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不畏恶势力的强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同阿黑哥一起,反对强迫婚姻,向封建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全诗具有积极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物形象生动,歌颂了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表现了彝族人民热爱生活、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是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之一。现在经过搜集整理,用汉文和英、俄、法等文字出版,并已改编成电影,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彝族民间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路南自称“撒尼”的彝族地区。自1954年7月译成汉文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译成俄、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并被改编成电影。基本情节是:劳动者格路日明家有一姑娘叫阿诗玛。她的哥哥叫阿黑。他们从小聪明伶俐,热爱劳动。当阿诗玛长成一个漂亮的姑娘时,统治者热布巴拉想娶阿诗玛为儿媳,找帮凶海热去说媒,但被阿诗玛严词拒绝。热布巴拉说亲不成,便依仗权势,强行抢走了阿诗玛。阿诗玛不屈,被囚禁在热布巴拉家。阿黑为营救阿诗玛,与热布巴拉家进行了对歌、砍树、接树、撒米等各种形式的较量,一一取得胜利,迫使热布巴拉释放了阿诗玛。但在阿诗玛回家的路上,热布巴拉纵容岩神放水淹死了她。从此阿诗玛变成了“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歇”的回声,永远在撒尼地区的重山峻岭中回响。阿诗玛和阿黑这两个艺术形象,性格鲜明,光彩照人。1985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马学良等翻译整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