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献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献章分类:【文化精萃】 明理学家。字公甫,号石斋,新会(今属广东)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1477年(正统十二年)中举,会试不第。受业于吴与弼,并从之讲学。为太子祭酒邢让所重,誉满京师,荐授翰林院检讨,不久托辞母病乞归,自后屡荐不起,直至去世。一生过着教书和隐居的生活。以“只对青山不著书”为志,为当时“大儒”、“大隐”。以其为代表的学派称白沙学派。 在学术上,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与林缉熙》:“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 他虽承认道德是理具于人心的先验本性,但又重视后天环境习染和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强调“养吾德性”。一生重视心性之学,主张在静坐中“澄心”,认为“学劳攘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他建立了明代第一个心学伦理思想体系,从而脱出程朱伦理思想之囿说,是陆九渊到王守仁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1519年(正德十四年),王守仁门人上疏“清白沙从祀孔庙”,万历十三年,诏从祀孔庙,称先儒陈子,谥文恭。肯定了他在心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他还工书法,时称为“茅笔字”;又善画墨梅;厌弃训诂辞章、科第之文,《道学传序》:“学者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现存著作多为诗文、序记、书信等,收在《白沙子全集》。著作还有《四部丛刊》本《白沙子》、《白沙子古诗教解》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