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瓷之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陶瓷之路分类:【文化精萃】 古代海上东西交通的要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又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古代生产的陶瓷器,除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大量输出海外。根据宋《诸蕃志》、元《岛夷志略》等古籍的记载,及世界各沿海港口考古出土的的中国陶瓷表明,早在汉代已由海路输往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唐末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就更为兴盛。其路线大致是从沿海宁波、泉州、广州等港口出发,东渡朝鲜、日本;南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再沿印度半岛至巴基斯坦。然后分两路:一路入波斯湾,溯两河流域,越地中海至欧洲;一路沿阿拉伯半岛至亚丁。又分南北两路:北路沿红海进入北非,顺尼罗河经地中海至欧洲;南路绕索马里沿东非南至肯尼亚、坦桑尼亚。其中很多部分与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相吻合。和丝绸之路一样,在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陶瓷学家三上次男因此形象地称之为“陶瓷之路”。又因路线主要在海上,其兴盛又在丝绸之路衰落之后,有的学者也称“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南路,即海上通路。瓷器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China一词兼指中国和瓷器。盛唐时中国丝绸、瓷器主要通过海道运往阿拉伯世界和东非,特别是瓷器适于海运。当时海上通道起自广州,经海南岛,穿新加坡海峡,往南抵菲律宾、爪哇,往西到泰国、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各国、东非。因此,从南洋各国到西亚各国,到处都发现大量的中国古代精美瓷器。中国瓷器输入欧洲较晚,但对欧洲艺术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英、法王室和民间都极为珍视中国的瓷器。陶瓷也是联系东西文化的一个纽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