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隐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隐山

分类:【传统文化】

在广西桂林市市南,为李渤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任桂州刺史时发现并开发。因其隐伏于湖中,故名隐山。他在山上建水阁、朝阳亭、 夕阳亭、庆云亭,还命诗人吴武陵写了《新开隐山记》以记其事。山中有朝阳、白雀、嘉莲、北牖、夕阳、南华六洞,玲珑透剔,钟乳称奇。除北牖洞外,洞洞相通。其中北牖洞内,石刻甚多,著名的有唐代吴武陵的《隐山游记》、宋代哲学家张?书写的“招隐亭”、方信孺重刻的陆游“诗境”、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画的观音童子像(清人摹刻)等。洞口还刻有此山开发者李渤的《留别隐山》诗: “如云不厌苍吾远,似雁逢春又北归。惟有隐山 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山上《石堆叠,林木成荫,亭阁错落

在桂林市区西面,唐代桂管观察史诗人李渤在此开发,凿石铺路,建亭筑台,种花植木,题名“隐山”。史载,当时此山四周皆水,景色佳美,称为西湖。元代以后,西湖废弃为田,隐山洞壑多水,且洞洞勾连,水水相通。其中以朝阳、嘉莲、白雀、北牖、夕阳、南华、招隐等洞著名。洞中或潭水澄彻,水滴潭中,声如琵琶古筝;或曲折幽邃,石乳林立,景物怪异,蔚为大观。这里还有许多石刻书画、佛像等。如招隐洞阮元的《隐山铭》、北牖洞陆游的《诗境》、华盖庵五代时僧贯休画的十六尊者像和清人摹刻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观音像等,俱为精品。

位于城西。又名招隐山、盘龙岗。“招隐之胜,冠绝桂林”(宋人黄德琬语)。昔为西湖中一小岛,因湖淤塞,遂成临湖一山。一山尽空,六洞互透。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宝历二年(826)开发隐山,将六洞分别命名为朝阳、白雀、北牖、嘉莲、南华、夕阳。洞中多石乳、清泉、碧潭。“隐山六洞,乃八桂岩洞最奇绝处”(宋人吕愿忠语)。现六洞开发为电光自动控制“探宝洞”,神怪玄秘,别具幽趣。朝阳洞中有石乳天然凝成的老子像,白须黄衫,神情毕肖。北牖洞中有清人摹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栩栩如生。

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宋时称招隐山。唐太和年间诗人李渤任桂管观察使,在此凿石铺路,建筑亭台,开发为风景游览区,题名为“隐山”。据史载当年隐山边水面宽阔,称为西湖。元代后西湖干涸。隐山的名洞有朝阳、北牖、白雀、嘉莲、南华、夕阳等,洞洞相连,潭水相通。洞景幽深,景物怪异、石乳凝结,潭水碧澄,水滴潭中,如琵琶古筝之声。华盖庵内有五代僧人贯修所画的十六尊者像、北牖洞有陆游的《诗境》、清人摹刻唐代名画家吴道子画的观音像等石刻书画,均刻工精细而传神。隐山还有凉泉、月潭、龙池、金龟潭、龙泉、隐泉等诸胜景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