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华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华癸1914~中国土壤微生物学家。1914年1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祖藉江苏省昆山市。1935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赴 陈华癸1914~中国现代微生物学家,中国土壤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省昆山县。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36年留学英国,1939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和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工作。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土壤系系主任。1947年任武汉大学教授,创办农业化学系,任系主任。1979年任华中农学院院长至1984年。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陈华癸在土壤微生物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他在英国洛桑试验站从事研究期间,和桑顿(H.G.Thornton)关于豆科植物根瘤的无效性的发现和有效菌株与无效菌株的研究成果,首次阐明了根瘤含菌组织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与共生固氮有效性的密切关系。这一规律性认识在共生固氮体系研究中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与徐明光合作首次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的专一寄主属性,为紫云英根瘤菌的农业利用奠定了基础。他对水稻田绿肥耕作制和水稻土培肥与植物营养元素生物循环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优势微生物种类起主导作用的论点。他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水稻田耕层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种类的系统研究。并发现了严格厌气性亚硝酸细菌; 对紫云英根瘤菌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应用在中国南方早稻绿肥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根瘤菌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化和存活性的研究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新认识; 在生物固氮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将中国根瘤菌的研究引入分子生物学领域。 40年代后期,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全国培养农业微生物学师资。1953年开始培养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生。造就了一批土壤科学的技术人才。他所主编的《微生物学》是农学类专业的通用教材。 陈华癸1914~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4年1月11日生于北京。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职于中央农业实验所,后历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土壤学系主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化学系主任,华中农学院教授、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院长;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副会长,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毕生从事土壤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对豆科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显著贡献,与樊庆笙联合主编了《微生物学》等,撰有论文数十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