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雷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雷忌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禁忌习俗。流行于汉、苗、水、壮、珞巴、普米、布依、瑶等诸多民族之中。民间俗信雷电是由天上的雷公神主掌的,雷鸣电闪是雷公神发怒的象征,被雷电击毙的人,也被视为有罪过而被雷公执法行刑。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由对雷公诚惶诚恐的心理,而形成诸多禁忌。苗族在每年第一声春雷响后3天内,不下田,不动土,不掏粪,不上山打鸟,不下水捞鱼,否则认为被雷公发现会遭其惩罚,人畜不安,庄稼颗粒不收。普米族雷响时不下种。珞巴族认为打雷时不可生产,否则,雨会与人意相悖,或终年不雨,或发水灾。故在山上闻雷,须速回家。水族若闻春雷初响,忌动土,恐惹怒土神和雷神,招致庄稼歉收;新娘在结婚之日闻雷鸣则改期出阁,已在去往夫家途中的新娘,径直入夫家门后不吃不喝须立即返回娘家,或在家住12天再回娘家,但都要杀公鸡请巫师念咒敬雷神。壮族则有雷公禁婚的忌俗。相传,农历八月至次年二月,是雷公睡觉的时候,人胶须择此天下太一的吉利时期办婚事。三月到七月,是雷公行事之时,禁止人间操办婚事。违者,雷公必要干涉,导致婚事不顺、婚后夫妻不和、家庭不美满等。故壮族民间忌讳这一时期提亲、议婚和操办婚事。

生产、生活禁忌习俗,流行于汉族、布依族、水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民俗认为雷电由雷神掌管,能代天行道,惩恶扬善,因此禁忌很多。不该有雷电的时候出现雷电,民俗认为是灾祸之兆,为大忌。如汉族、瑶族等民族忌二月响雷。河南方城一带俗云:“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粪谷堆,三月打雷麦谷堆。”即正月打雷疫病将至,坟头倍增。民间还忌十月响雷,民谚云:“十月雷,阎王不相闲。”“十月雷,人尸拌来推。”意指十月雷响,兆灾疫病。江苏一带,立秋也忌雷,谚云: “秋孛鹿,损万斛。”意指立秋打雷,兆秀不实。广西一带也有“雷打秋,晚禾折半丘”之禁忌。河南 一带还忌九月响雷, “九月雷公发,春早一百八。”兆来年有旱灾。雷忌还反映了民间对雷神的敬畏。如在第一次或头几次春雷时忌出工种地。水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普米族皆流行此俗。水族忌雷期从春天打第一次雷起,忌生产劳动九天,第二次七天,第三次五天,第四次三天,第五次一天,以后逢十三天忌一天,直到插秧播种为止。忌雷期间,不能犁田、翻地、播种,如果违反,以为雨水不好,庄稼歉收。黔东南苗族在第一次春雷后三天不能上地出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