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风俗习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风俗习惯分类:【传统文化】 风俗和习惯的合称。多用做“民族风俗习惯”的省称。民族风俗习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通常指各族人民群众有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家庭、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俗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喜好、风气、习尚、信仰、禁忌等,体现出具有群体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我国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多姿多彩。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反映出民族的共同心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一个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总的来说,可分成三种情况;好的或比较好的;一般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害的。对于那些不利于生产、生活,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和民族发展繁荣的陈规陋俗,应该加以改革。这种改革,一是要本民族自愿,一是要由本民族自己去改,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强迫命令。随着各民族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移风易俗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