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旨

分类:【文化精萃】

柯拉柯夫斯基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中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此说认为,在马克思学说里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张力,这既表现在马克思所面对的不同思想之间,也表现在被马克思综合成一体的思想资源之间。由此,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主旨: (1)浪漫主义主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继承了浪漫主义运动的思想。该思想哀叹工业文明,赞成传统共同体的消失和个性的丧失,主张回归到个人与共同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没有诸如国家制度、货币等力量乃至一切中间物介入的完全和谐的状态。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勾画中,赋予共产主义上述浪漫主义的乌托邦色彩。与浪漫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不是通过怀旧复古来破坏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是肯定这种发展的辩证过程,以便使工业技术成为实现未来理想的基础。(2)浮士德-普罗米修斯主旨,也称英雄主义-救世主义主旨。它坚信人们作为自我创造者所具有的无限力量,鄙视传统,坚信历史是人通过劳动完成的自我实现,确信人类是从“未来”得出自己的“诗情画意”。这一主旨不是以个人为中心,它以集体的普罗米修斯即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来结束过去、创造现实和开辟未来,亦即拯救人类,拯救世界。它所凸现的就是人对自己的拯救。人的自由就是人的创造性,而集体的普罗米修斯原则上能够实现对人们生活世界的绝对把握。(3)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决定论的主旨。马克思谈论的社会规律是以解释迄今为止的历史即人类“史前史”为根据的。尽管这些“规律”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强加于人之上,是人对自己的创造无法控制甚至是自我异化的方式,但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把握了它们,从这时起,必然性才有可能向自由转化。马克思为探讨社会规律而使用的许多概念是非评价性的。柯拉柯夫斯基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旨的观点,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凸显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性质、救世论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取向的互动,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惟一没有过时的就是其哲学,而这种哲学不过是历史上某种人文传统的延续,具体说来,就是浪漫主义、普罗米修斯思想和理性主义及决定论思想的延续,从而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加以人道主义化乃至人本主义化的“革新和创造”。这种主旨论尽管在西方“马克思学”中可谓一种新的视角,但它关系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内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