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驼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驼耕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农业生产风俗。流行于甘肃河西走廊的酒泉、高台、临泽、张掖、民勤等县。指以骆驼为畜力进行农田耕作。当地农家多养骆驼,据《汉书?常惠传》记载:“得牛马驴 流行于河西走廊诸县。顾名思义,它是以骆驼作为畜力进行农田耕作的一种生产方式。河西走廊土质结构比较复杂,既有沙土的疏松,又有砂石的坚硬。骆驼身高力大,吃苦耐劳;骆驼蹄大,富有弹性。用它耕作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压力,使其不易板结。靠近沙漠地带的民勤、金昌、金塔、高台等县,至今残留着骆驼耕作的习惯。据说,进行驼耕时,在骆驼的脖子上,系好套绳2条,每条套绳长3米左右,另一端拴上铁犁,一人在前头牵拉骆驼,一人在后扶犁。每至春耕之际,河西走廊用骆驼送肥、耕地,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道奇特风景。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它不仅在沙漠地区是极好的畜力,而且也是农民在耕作中防风御寒的良友。每当春耕春播之时,河西走廊经常狂风骤起,沙石飞扬,农民赶忙让骆驼匍匐于地,躲藏在骆驼一侧,这样可以避免沙尘暴对人身安全的危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