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底鞋到高跟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底鞋到高跟鞋分类:【风俗文化】 16、17世纪的威尼斯,贵族妇女之间流行一种高底鞋。这种高跷式的鞋子和20世纪末全世界都流行的松糕鞋有相像之处,也算得是一种时尚的周期运动? 当时的妇女开始是为了在外走不弄脏鞋和裙子,后来也像现代女性对高跟鞋所寄予的厚望一样: 希望自己高些。这种对美的追求的结果就是高底鞋越来越高,有的在40公分以上! 出门需人扶才能走路。这类高底鞋是从土耳其传至威尼斯,再到英国和法国,但其他地方也没见如此夸张的高度。被人扶着走路的样子就像被押解的犯人,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木的死刑台”。威尼斯这一独特的景观,惹得当时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甚至在他的《哈姆雷特》这一情节悲惨的戏剧名作里,也忍不住拿它打趣了一下。第二幕第二景的道白中,一位旅店小老板对客人们如是招呼着: “诸位老板,我欢迎你们,大家都很健康……啊!我的年轻女郎,比上次我见到你的时候长高了,离天又近了一高跟鞋的样子。” 16世纪前期,一位意大利的设计师改良了这种笨重的高跷鞋,只加高鞋子的后跟,这也是现代高跟鞋的原形。16世纪中期,当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与法国联姻时,亨利二世的新娘凯瑟琳?德?美第奇就在她的嫁妆中,带来了这样特别的东西一双法国人从未见过的新式高跟鞋。从此,法国贵族足下的鞋子便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花样翻新的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