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良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魏良弼

分类:【文化精萃】

明代江右王门学派学者。字师说,号水洲。新建(今江西新建)人。嘉靖进士,知松阳县,迁礼科都给事中,屡遭廷杖,贬谪乡居。隆庆初,起为太常少卿。与弟良政、良器皆师事于王守仁。崇“致良知”之说,释“致良知”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吾心之知也;勿施于人,致良心之良知也。”指出知有良有不良,“知之良处即是天理,昧其知,失其良,则为人欲”。提出“良知之教不侍学”,强调良知存在于心,只要神凝内省便可悟得。其实质是先验的道德观,认为人性本善,“但彼习心遮蔽”,只能绝外诱,去其蔽,“则本体自然呈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追求“纯是天理”的“无我之体”,宣扬去“私欲”、“私智”的禁欲观。著作有《水洲先生集》。

明?者、心?家。字?真,?水洲。江西南昌新建人。生於孝宗弘治五年,卒於神宗孺?三年。嘉靖二年(1523)咄士,知浙江松?胯,入?刑科斤事中,巡?京?,劾猎保定侯梁永福、太?卿曾直等,?名大著。?因疏智下?遭廷杖三次。隆?初,家拜太常寺少卿,致仕。天?初,追?忠?。

陪其弟良政、良倨、良器皆受?於王守仁,故推崇“致良知”之真,帐?“致良知自明而眨??⒁燥@,天地孺物之情陪我之情自相?照,能使天回象,君父易?,士大夫永思,至愚夫孺子,亦徵於寤寐”(《明儒?案?江右王樵?案四》)。?“致良知”?“‘己所不欲’,吾心之知也,‘勿施於人’,致吾心之良知也”(《示衷生》)。指出良知“非盥空打坐,亦非歌舞嘱求,要自有悟?”,帐?“悟由心得,信非嘱求得?。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神凝知自致耳。要得神凝,?浸外赵”(《答吝念让》)。强整良知就是天理,“知之良?即是天理,昧其知,失其良,??人欲。慎自明迂而言,洲之知,自?理而言,洲之理,非二也”(《示衷生》)。提倡“?我”,真:“鹇得此心,?是天理,便自然?慢人之?莫大於?我。性之本篦?我也,梏形篦而生私欲,作?明而生私智,於是始有我?。去二者之累,?我之篦?矣。”(同上)肯定人性本善,指出“夫天下之物,可以?有於身者,惟善?然”,“人本得天地之生意自能生”,之所以不能“生”,在於“被?心遮蔽”,“但去其蔽,?本篦自然呈露,不?防?,不?钙索,自然流出,乃其生意” (同上)。提倡“丈怼保?f: “君子以丈??F,?有於身,洲之丈怼!报同上)平生“仗忠信”,即使“陵谷有?”,但忠信之“心?改”(《明儒?案?江右王樵?案四》)。著作有《水洲文集》,由南昌?曰?所删?,包括奏阻、??、撰述、?嬴共四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