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迅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鲁迅墓分类:【传统文化】 在上海市虹口公园内。鲁迅于1927年10月间来到上海,1936年10月19日病逝,当时遗体葬在万国公墓。1956年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市政府决定迁墓至虹口公园,并建造上海鲁迅纪念馆。虹口是鲁迅在上海十年中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墓地在公园中部,约1600余平方米,周围青松环绕,翠竹掩映,花岗石的墓台上矗立巨大的墓碑,镌刻毛泽东题“鲁迅先生之墓”6个大字。墓前立有鲁迅铜像。 坐落在虹口区东江湾路146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在上海万国公墓,1956年国务院作出迁建鲁迅墓于上海虹口公园内的决定,同年10月迁葬于此。鲁迅墓地前临大草坪,后枕土堆假山,气势开阔。墓地用2000多块细密坚实的苏州花岗石构筑。1961年,国务院颁布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墓地,两边墓道中间是一块长方形草坪,草坪中央,矗立着一座高3.7米的鲁迅塑像,草坪前沿安放了一块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设立的花岗石标志。草坪后是一长方形大平台,可容数百人谒墓。平台后面是一座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照壁式大墓碑,宽达10多米,上镌毛泽东手书“鲁迅先生之墓”6个金字。墓碑下面,安放着鲁迅先生灵柩的墓椁上复盖着光洁的花岗石。左右两株松柏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和孩子周海婴手植的纪念物,如今已长得高大挺拔、郁郁苍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葬于西郊万国公墓。1956年10月14日迁于今址。墓前有鲁迅青铜像,先生安详地坐在藤椅上,神态慈祥、亲切。墓前平台可供400人同时瞻仰。照壁镌刻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四周种植鲁迅生前喜爱的松柏、香樟、广玉兰、樱、梅、桂等花木,并有许广平与周海婴亲手种植的两株桧柏。整个墓地为1600平方米,用2000余块花岗石拼成,宏伟、庄严、肃穆,体现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独特风格。墓侧有假山小湖,环境清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