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巢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巢起义分类:【传统文化】 唐末农民起义之一。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于875年(乾符二年)率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因王仙芝拟受招安,遂分兵作战。878年,仙芝败死,余大部归巢。黄巢为起义军首领,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为避唐重兵攻击,采用流动作战方针,率部渡江抵浙,开山七百里入福建。879年,下岭南,克广州,众至百万。发檄文声讨唐室。接着取道桂州,沿湘江入湖南,又东进淮北。880年,克洛阳,入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883年,义军粮尽,退出长安。次年败退泰山狼虎谷,黄巢不屈自杀。 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激烈,赋敛繁重。乾符二年(875),黄巢在冤句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不久因王动摇而分兵独立作战。王仙芝战死后,黄巢被推为领袖。乾符六年黄巢挥师南下,克广州。拥众百万。同年,回师北伐。广明二年(881)占领长安,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后在唐军围困和大将朱温叛变情况下,被迫撤出长安,后久攻陈州(今淮阳)不下,于中和四年(884)退守泰山狼虎谷。因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黄巢兵败自杀。黄巢起义历时10年,转战10多省区,沉重打击了唐朝封建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