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景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景仁分类:【文化精萃】 清代文学家。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之,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4岁孤,家贫,母督其学,幼聪颖,八、九岁试以举文,立就。景仁早年奔走四方以谋生计,与同里洪亮吉为诗,拟汉魏乐府,日成数篇。曾从邵齐焘、郑虎文游,揽九华、涉匡庐、泛彭蠡、历洞庭、登衡岳、过湘汩,酹酒吊屈原、贾谊,作《浮湘赋》;时湖南按察使以才自负,见之亦心折。朱筠督学安徽,招景仁入幕,曾令于采石矶之太白楼赋诗,数十人中景仁年最幼,着白袷立于日影中,顷刻数百言立就,众人咸为辍笔。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东巡召试,景仁名列二等,授武英殿签书官,例得主簿,寓居京师法源寺。铨叙有期而为债家所逼,景仁抱病越太行,出雁门,至山西解州病故,卒于盐运使司署,洪亮吉持其丧而归。景仁诗尊盛唐,尤推崇李白,工七言,内容多抒写怀才不遇、寂寞凄怆、愤世嫉俗之情。翁方纲评其诗说:“沈郁清壮,铿锵出金石,试摘一二语,可通风云而泣鬼神。”景仁骈文绝似六朝,最负盛名,《观潮行》、《圈虎行》、《都门秋思》,一时传为名篇。著述有《两当轩诗文集》、《竹眼词》等,书画亦称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