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凿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凿齿

又称打牙、折齿、缺齿、去齿。壮族先民习俗。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贵州(今广西贵港市)条云:“有俚人……女既嫁,便缺去前齿。”钦州条云:“又有僚子……椎凿齿”。据学者认为凿齿的目的有:一、表示小孩长大成年,二、结婚信物,三、为装饰美。现代壮族已无凿齿习俗,但有染牙、包牙、镶牙之俗,系从凿齿演变而来。

凿齿

亦称“打牙”。古代越人习俗。成年男女,至期则凿去上颌两侧的牙齿,以为美观。或谓“人中毒后,则便于饮药”、或谓青年人进入成年期所行的一种社会仪式。古代僚人和今仡佬族、高山族亦均有此俗。晋《博物志·异俗篇》:”僚子……既长, 皆拔去上齿牙各一, 以为华饰。”清末,贵州普定一带的仡佬族男子成年时,须打掉两颗门牙方能娶亲;有的妇女为避免危害夫家, 也要打掉上齿二颗,才能出嫁。有的因父母丧亡,子媳各折二齿,投入棺内, 以示诀别,故被称为“打牙仡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