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老学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老学派

分类:【传统文化】

战国、汉初道家学派。《淮南子??务训》曰:“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此派即以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相配,同尊为道家创始人,故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始以“黄老”并称。西汉初,统治者推崇黄老“清静无为”之术,采取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政策。《史记?曹相国世家》记惠帝时,以曹参为齐相,“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黄老之术实为其时施政的指导思想。“无为而治”是其要义。在哲学上,此派提出“静作相养,德疟(虐)相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十大经?果童》)等观点,含朴素辨证法因素,在政治上和哲学上都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政治学派。黄指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老指老聃,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祖师。战国诸子有一种风气,就是喜欢拉古代的名人来壮自家的声威,儒家尊尧、舜为圣人,道家就搬出黄帝来,将黄帝说成是自家的远祖,故有“黄老” 之称。不仅如此,道家还将自家的书假托黄帝之名,如《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 《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等。战国后期,老子的政治哲学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如申不害、慎到、韩非等法家人物讨论帝王之术,皆以黄、老为依据。随着大一统政治的形成,学术上也由 “百家争鸣”趋向综合,如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纂的 《吕氏春秋》,就是综合百家的尝试。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道家学者也兼采儒、墨之长,摄名、法之要,而自成体系,形成了黄老学派。黄老学派的基础是道家哲学,其最高哲学范畴是老子发明的 “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不干预主义。黄老之学在西汉初期非常盛行,帝王大臣多崇尚黄老,如高祖、吕后行政都务在简约,萧何、曹参相继为相,也以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为宗旨。据 《史记》载,大臣陆贾经常在汉高祖面前称说 《诗》《书》,高祖骂道: “乃公居马上而得天下,哪里靠什么《诗》《书》!”陆贾说: “居马上得天下,难道也能在马上治天下吗?”然后历数历史上兴败存亡的教训,提出 “逆取顺守” 的理论,高祖便请他将这些道理写下来。陆贾奉命所写的 《新语》 就是综合儒、道的黄老之学,其中 《无为》一篇,开宗明义就说: “道莫大于无为。” 高祖称善。随后的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开明君主,曾亲诣河上公学习 《老子章句》。他为政务在宽厚,推行无为政治,清心省事,轻刑缓狱,减省租赋,鼓励农桑,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文帝皇后窦氏是景帝的生母,据 《史记?儒林传》,她特别喜欢 《老子》,儒生辕固却不以为然,说: “此不过是家人言罢了。” 家人就是僮隶之属,这当然是故意诋毁 《老子》,太后因此大怒,要辕固徒手去跟野猪搏斗。幸得景帝同情这位儒生直言无罪,从旁相助,给了他一支匕首,才使得他幸免于难。景帝继位后,继续推行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的政策,创造了“政简刑清”而天下稳定、经济繁荣的奇迹,史称 “文景之治”。司马谈曾经比较当时流行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对黄老之学作了如下概述: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在六家之中,司马谈最推崇的就是 “无为而无不为” 的黄老。这时,雄心勃勃、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已君临天下,黄老之学正悄然退下国家政治的舞台。

战国至西汉时期道家流派之一。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学派以道家思想为主流,兼采各家之言,有选择地吸收了法、儒、墨、阴阳、名等各家的一些思想因素。黄老学派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要使“民无它[志]”、“民无邪心”(《经法》)必须依靠教育,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壹道同心”(同上),统一思想认识。教育不仅对治国安邦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个人修养亦有重大作用,“见知不惑,乃知奋起”(《经法》),即强调人们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又进一步提出:“贱财而贵有知”的主张。(同上)轻财产,贵知识。黄老学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十大经》指出:“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以辨之,强以行之,责道以并世,柔身以寺(待)之时”。黄老学派所培养的“君子”,变“无为”为“有为”,即有儒家“君子”的积极用世风度,也有法家“法士”的勇敢进取精神。黄老学派主张以智、德、军、体等多方面教育内容去培养“君子”,认为“文则[明],武则强”(《经法》)。在教育原则和方法方面,黄老学派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如:虚静谨听,他们认为,应虚心地、聚精会神地学习,才能猎取各种有用的知识;握一知多,是又一重要原则,《经法》言:“握一以知多”,意即要善于提纲挈领,抓住各种知识的“本”和“要”,才能掌握整个知识体系。颇近儒家“一以贯之”的教育原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