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颉利可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颉利可汗620—630在位

东突厥可汗。名咄苾,阿史那氏,染干子,咄吉世、俟利弗设弟。依俗复娶义成公主。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夏志。唐高祖以中原初定,未遑外略,曾称臣纳贡。后屡扰唐境。武德九年(626 ),亲率十余万骑寇武功,唐京师戒严。李世民至渭水,隔津责以负约; 请和。贞观元年(627 ),阴山以北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十余部相率叛离; 遣侄什钵苾讨之,败绩,轻骑奔还。欲责,什钵苾降唐。势窘,亦遣使愿附唐; 唐将李靖、李勣乘虚击灭之。被俘至长安,唐授右卫大将军。贞观八年卒,依其俗,焚尸于灞水东。

颉利可汗?—公元634年

东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为东突厥启民可汗的第三子。隋朝末年,其父以他为莫贺咄设,统领东突厥汗国南部兵马。唐高祖起兵之后,曾多次取得他的帮助。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其兄处罗可汗病死,他继位为可汗,续娶隋朝的义成公主,扶立隋朝余孽杨政道为隋朝皇帝,将他供养起来,开始与唐朝为敌。支持唐朝的政敌梁师都、刘黑闼等反唐。以其长兄始毕可汗之子突利为小可汗,主管东方奚、白霫等部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与突利可汗合兵南侵幽州,秦王李世民以反间计引起二人不和,退兵自归。两年后又率众南侵,深入唐境,兵临渭水。唐太宗率军抵抗,贿以金帛,约盟于便桥之上,又退兵而去。颉利对九姓铁勒刻薄而又残暴,薛延陀、回纥等部奋起反抗,他派兵先后三次镇压,均告失败。薛延陀首领夷男率领铁勒众部占据蒙古高原北部,势力强盛。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遣使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约他共攻东突厥汗国,并派太将李靖北征。颉利可汗兵败,逃奔阿史那苏尼失的分地躲避,被阿史那苏尼失之子阿史那忠擒送唐朝军营,东突厥汗国灭亡。颉利可汗被押解至长安,唐太宗赦免他,以他为右卫大将军,封他为归义王,养老至死。

颉利可汗?—634

东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武德三年(620)继位后,与唐朝为敌。多次南侵唐朝,均告失败。贞观三年(629),唐军与薛延陀部联合出兵,攻灭东突厥汗国。

颉利可汗—634

东突厥可汗。名咄苾。启民可汗第三子,处罗可汗之弟,继位后,号颉利可汗,意为“国家或部落的可汗”。建都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唐武德九年(626),与其弟突利可汗大举进攻中原,进逼渭水桥。贞观三年(629),太宗分兵六路攻突厥,四年被唐俘送长安,东突厥亡。

颉利可汗?—634

东突厥可汗。名咄苾。*启民可汗第三子,处罗可汗之弟。处罗可汗(?—620)时,为莫贺咄设。继位后,号颉利可汗, 意为“国家或部落的可汗”。建牙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因连年发动战争,征敛无度, 又信任*粟特商人,疏远族众,各部多叛。唐武德九年(626), 与其弟*突利可汗大举进攻中原,近逼渭水桥。贞观三年(629),太宗兵分六路攻突厥, 四年被唐俘送长安,*东突厥亡。

颉利可汗

东突厥可汗。为启民可汗第三子。620年即汗位,以后母为妻。624年侵入唐境,直深入到幽州。626年再度入侵,唐太宗亲临渭水,结便桥之盟,东突厥退军。627年,所属部落10余部叛离,颉利出兵追击又遭失败。630年被唐军击败,颉利被抓至长安,东突厥前汗国亡。太宗赐以田宅,授右卫大将军,634年死于长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