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宣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齐宣王分类:【文化精萃】 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名辟疆。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期间,扩大稷下之学,招纳各种流派的“先生”、“学士”达数千人,交流学术,议论政治,使当时齐国出现思想活跃、学派争鸣的鼎盛局面。儒家代表人物孟轲即为当时稷下的著名人物,齐宣王曾三次会晤孟轲,向其询问治国良策。在思想上,齐宣王重视儒家学说,因而有“褒儒遵学”(《盐铁论?论儒》)之称。在社会政治上,宣王长期任用庶弟、大食封贵族靖郭君田婴为相,对其结党营私、挥霍无度的行径,采取放任纵容态度,造成大贵族田婴父子逐渐专权的局面。齐宣王六年(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宣王派匡章率军攻占燕国,并杀死燕王哙和相国子之,后由于燕国人反抗,宣王被迫撤兵。齐宣王十七至十九年(前303―前301),齐国与魏、韩两国联合,两度攻打楚国,掠夺楚大片土地。齐宣王在位期间,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他在政治上的保守、对外的掠夺,对齐国后来的政治动乱与衰落,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战国时齐国君。田氏,名辟疆。齐威主之子。公元前320―前301年在位。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继其父祖之业,更为开第康庄之衢,建高门大屋,广致天下之贤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等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使稷下学宫达到了极盛之时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