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花秦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齐花秦果

分类:【传统文化】

把阴阳说与五行说互相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番唯心主义改造,创立五德终始说的大师,名叫邹衍。他是战国后期齐国人,时代晚于孟子,生卒年为公元前305―前240年,为稷下学派的学士之一,官拜上大夫(不治民仅议论),号称“谈天衍”。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迁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他的一篇名为《主运》的文字,重点阐发了他关于五德终始说的理论。这一学说认为,凡是人的各项活动,都和阴阳五行相通,并互为影响,由此引起各种机祥变化;人间天子一定得到五行(德)中的一德,并由上天显示符应;当他的德衰了,有在五行(德)中得到足以胜过前一德的另一德者,就起而代之,如此按照土,木,金,火,水的五行相胜次序运转下去,便形成了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些推波助澜的徒众,还进一步对此说作了具体描述。他们以为黄帝得土德,天就显现了黄龙(蛇)地闲(大蚯蚓)之祥,所以他当了君王,他的颜色是尚黄的,他的制度是尚土的。其后土德衰了,在五行中木是?(胜)土的,所以大禹据木德而兴,他就得了草木秋冬不杀的祯祥,建立了尚木的制度,换用了青色的衣服。此后,商汤以金德而?夏木,周文王以火德而?商金,也各有其表德的符应和制度服色。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无限循环地发展着。

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战国后期产生了五德终始的学说呢?这自然需要从当时的时代特点上去寻求答案。大家知道,战国后期的政治舞台上,由西方强国秦发起,相约东方大国齐,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称帝运动。原来战国以来各诸侯国的国君已相继称王,王号已不那么尊贵了,一些雄心勃勃的国君便准备把最高的上帝的名号作为自己的称号,以示至尊。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在宜阳(今属河南)自称西帝,并派秦相魏冉到齐,尊齐滑王为东帝。东西方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的称帝活动,对于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学者认为,生活于这个时代的邹衍所创立的五德终始说,就是该时代帝制运动的产物。

史载,邹衍在齐国,深受器重,后来周游梁、赵、燕各国,也备受礼敬。为此,司马迁曾大发感慨,认为他比他的先辈孔老夫子和孟夫子的境遇要幸运得多! 然而“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换句话讲,即他的学说没能付诸实行,结果仅仅“谈空”罢了!不过,邹子的理论西传到秦国之后,情况却大不相同。这从本卷第六章第十一节介绍的《吕氏春秋》中所保存的大量的五德说的观点,便可窥知一二。尤其秦始皇并天下以后,认为“寡人以渺渺之身”,使“六王咸伏其辜”,所以要“更名号”,“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乎一切制度都要变得适应开国的盛大规模。这样,为真命天子制造理论依据的五德终始说,便受到了特别的青睐,成为新的秦王朝施政的指导理论。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出人意料。五德终始说这朵在东方齐地开出的“怪迂”之花,最后却在西方秦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当秦朝廷把五德说作为官方思想推向全国的时候,在人们心目中,它自然已不能算作齐文化家族中的一员,而是地道的正宗的秦文化的学说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