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抬头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抬头节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青龙节,龙头节,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有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 日熏虫。”今陕北地区这一天家家炒豆,蒸馒头;甘肃一带吃炒豆与大麻子;山东泰安一带吃“蝎子爪儿”,即油炒黄豆加盐。龙头节的来源与武则天有关。相传武则天篡唐室江山,改国号周,玉帝知悉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见人间土裂禾枯,百姓饿馑,擅自行雨,被玉帝惩罚下凡,宣布除非金豆开花,否则不能重登灵霄阁。人们为了报答玉龙的救命之恩,急待金豆开花,四处寻找。第二年二月初一,这天正值集市,一个老婆婆背着一袋包谷去卖,不小心撒了一地。人们一看顿悟,这包谷粒不就是金豆,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商定家家都炒包谷花,没有包谷的炒黄豆。二月初二那天各家各户把炒好的包谷用簸箕盛着,供于院内。太白金星人老眼花,以为真是金豆开花,即刻收玉龙回灵霄阁。从此民间为了纪念玉龙,每逢二月二日那天,很早就起来炒包谷花和黄豆。有的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