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蛇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蛇歌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流传的琴曲。一作《士失志操》。东汉蔡邕《琴操》著录。此曲题材来源于春秋时晋国君臣间的事迹。据《左传?僖公二十年》记载,晋介子推(亦作介推、介子绥)随公子重耳长期在外流亡,备受艰辛。后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国即位,是为晋文公。在晋文公大赏从臣时,介子推见他人皆邀功得到厚赏,而自己却被遗漏,便自恃清高,偕老母隐居绵山(位于今山西介休东南)。晋文公闻之感悟,乃遣使迎其出山,介子推不从,奉母隐死山中。此事后世曾广为流传,并增益了晋文公令焚山以使介子推出,介子推抱木而死等情节,最终在民间形成了寒食节不举火以纪念的风俗。据《吕氏春秋?介立篇》记载,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以龙蛇相从,一蛇未得安置喻晋文公之待己,这是后世《龙蛇歌》题材之所本。至汉代,《史记?晋世家》亦载其事其诗,诗句与《吕氏春秋》所载大同小异。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集宾客所撰《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的说法,表明此时已有以此为题材的歌曲在传唱了,只不过托名介子推所作而已。其后,刘向《说苑??恩篇》、《新序?节士篇》、东汉许慎《淮南子?说山训注》中都曾著录了词句略有不同的诗句或歌词,大约在东汉时,文士们据流传的《龙蛇歌》曲调创作了同名的琴曲,藉以抒发当时士人们难以济世的情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