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医学(体育科学)、功效学等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人体测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合乎科学要求的测量器具;严格遵守测量的操作规程;充分的练习和足够的经验。被测者的姿势主要有立姿和坐姿两种。人体测量项目主要有:头部测量项目:1.头最大长——从眉间点至枕后点的直线距离;2.头最大宽——左、右颅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3.头围——从眉间点为起点,经枕后点至起点的围长。立姿测量项目:1.身高——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距;2.眼高——从眼内角点至地面的垂距;3.肩高——从肩峰点至地面的垂距;4.中指指尖点高——上肢自然下垂,手指伸直时,从中指指尖点至地面的垂距;5.两臂展开宽——两臂侧向最大限度地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6.腓骨头高——从腓骨头点至地面的垂距;7.内踝高:从内踝点至地面的垂距;8.肩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9.臀宽——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距离;10.颈围——经喉结节点的颈部水平围长;11.胸围——经乳头的胸部水平围长,对乳房已发育的女性,在胸前沿第四肋测量,在后背与男性同;12.腰围——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13.上肢长——上肢自然下垂时,从肩峰点至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14.上臂长——从肩峰点至桡骨点的直线距离;15.前臂长——从桡骨点至桡骨茎突点的直线距离;16.大腿长——从髂前上棘点至胫骨点的垂直距离;17.小腿长——从胫骨点至内踝点的直线距离。坐姿测量项目: ❶坐高——从头顶点至椅平面的垂距; ❷坐深——从臀部后缘至腘窝的水平直线距离; ❸坐姿臀宽——臀部左、右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❹两膝宽——被测者以膝和足都并拢的姿势坐着时,两膝向外最突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手和足部测量项目: ❶手长——从连结桡骨茎突点和尺骨茎突点的掌侧面连线的中点(此点与腕关节皮肤弯屈纹的中点大致相应)至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 ❷手宽——从桡侧掌骨点至尺侧掌骨点的直线距离; ❸手握围——被测者手握一个测量锥,手的尺侧朝向锥尖,由食指与拇指所形成的环的内围长,这时,大拇指自由地置在外侧,其余各指指尖很容易接触到它们所对的掌面的皮肤; ❹足长——从足后跟点至最长的足趾尖点(第一或第二趾)之间的连线的最大直线距离。 人体测量renti celiang医学、体育科学、功效学等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人体测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合乎科学要求的测量器具;严格遵守测量的操作规程;充分的练习和足够的经验。被测者的姿势主要有立姿和坐姿两种。人体测量项目主要有:头部测量项目, ❶头最大长:从眉间点至枕后点的直线距离; ❷头最大宽:左、右颅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❸头围:从眉间点为起点,经枕后点至起点的围长。立姿测量项目, ❶身高: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距; ❷眼高:从眼内角点至地面的垂距; ❸肩高:从肩峰点至地面的垂距; ❹中指指尖点高:上肢自然下垂,手指伸直时,从中指指尖点至地面的垂距; ❺两臂展开宽:两臂侧向最大限度地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❻腓骨头高:从腓骨头点至地面的垂距; ❼内踝高:从内踝点至地面的垂距; ❽肩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❾臀宽: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距离; ❿颈围:经喉结节点的颈部水平围长;(11)胸围: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对乳房已发育的女性,在胸前沿第四肋测量,在后背与男性同;(12)腰围: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13)上肢长:上肢自然下垂时,从肩峰点至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14)上臂长:从肩峰点至桡骨点的直线距离;⒂前臂长:从桡骨点至桡骨茎突点的直线距离;(16)大腿长: 从髂前上棘点至胫骨点的垂直距离; (17)小腿长:从胫骨点至内踝点的直线距离。坐姿测量项目, ❶坐高:从头顶点至椅平面的垂距; ❷坐深:从臀部后缘至腘窝的水平直线距离; ❸坐姿臀宽:臀部左、右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❹两膝宽:被测者以膝和足部并拢的姿势坐着时,两膝向外最突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手和足部测量项目, ❶手长:从连接桡骨茎突点和尺骨茎突点的掌侧面连线的中点(此点与腕关节皮肤弯屈纹的中点大致相应)至中指指尖点的直线距离; ❷手宽:从桡侧掌骨点至尺侧掌骨点的直线距离; ❸手握围:被测者手握一个测量锥,手的尺侧朝向锥尖,由食指与拇指所形成的环的内围长,这时,大拇指自由地置在外侧,其余各指指尖很容易接触到它们所对的掌面的皮肤; ❹足长:从足后跟点至最长的足趾尖点(第一或第二趾)之间,平行于足后跟点至第二趾尖点的连线的最大直线距离。 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以评价身体发育、营养和健康状况。常用的指标是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等形态指标和肺活量、肌力等生理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