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钧分类:【传统文化】 三国曹魏时杰出机械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口讷而“巧思绝世”。官博士,给事中。突出成就是发明翻车和改造织机。所作翻车首先用于农业排灌,其利百倍于常,沿用千余年,为当时世界最先进提水工具。他将“五十蹑”(踏板)、“六十蹑”织机改进为12蹑,操作简易方便,提高工效4―5倍。魏明帝青龙年间(233―236),复制成功久已失传的指南车,改进诸葛亮所造连弩,试制成攻城器具――轮转式发石机。利用机械传动装置,创造以木为轮、以水为动力的水转百戏(一套木偶玩具)。晋傅玄称之为“天下之名巧”。 三国魏官吏、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出身贫寒。少口吃,不善言谈,喜观察思索。曾任博士,明帝太和间(227―232),为给事中。因见当时织绫机构造复杂,耗费功力,五十综(织机经线)者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综者六十蹑,乃将其统改进为十二蹑,提高功效四至五倍,为织机推广于家庭奠定了基础。又居洛阳时,见园田灌溉不利,乃发明了一架排灌水车,名“翻车”,结构精巧,可利用流水动力,连续自动提水,就连儿童也能操作,即后世的龙骨水车,大大提高了功效。居给事中时,人有言古无指南车者,他以为“虚争空言,不知试之易效也”,于是潜心研究,终于制造出久已失传的指南车。其时,又有人向朝廷进献木偶百戏,然只可摆设,不能动作,他又创造了以木为轮,以水为动力的机械传动装置,使木偶百戏成为了可以自动表演的“水转百戏”,构思精巧独到。此外,他还曾改进过诸葛亮所造的连弩,使射击功效提高五倍;并曾改进攻城机具发石车,使之能数十万连续发射,射程达数百步,提高杀伤率。因其在传动机械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其事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杜夔传》注。另,《太平御览》卷752引有《马钧别传》。 三国魏机械制造家。字德衡,扶风(治所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南佐村) 人,少年时期生活贫困,刻苦自学。当时纺织用的绫机效率低,数十日方能织布一匹,马钧简化了绫机的结构,使生产效率提高了4―5倍。后官博士、给事中。居京师日,作翻车用以灌水,其利百倍于常,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长期广泛应用于中国农村。魏明帝曾令马钧重造古已失传的指南车,马钧奉诏制成。又明帝问他是否能将百戏模型动起来,马钧说 “能”。他在百戏塑型上加上原动力和传动机械制成 “水转百戏”。又曾得蜀诸葛亮所造连弩,钧复加改进,使效率提高五倍。所制转轮式发石机,可连续发射砖石数百步远 (一步约合1. 45米)。晋傅玄称之为“天下之名巧”。后有人认为 “马先生之巧,虽公输班、墨翟、张衡不能过也” 而马钧都未成为工官,巧不为世所用, 很可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