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骨胡之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骨胡之歌分类:【地域文化】 民间长诗。原名《唱文秀》,流传于红水河一带。黄勇刹、蒙光朝、韦文俊翻译整理,载《叠彩》文艺丛刊1980年第2期。因演唱该长歌,以马骨胡(马骨制成音筒)伴奏,故取名《马骨胡之歌》。长诗为勒脚体。共3300多行。除“序言”外,分成10章:“千里寻父”、“花园奇遇”、“祸从天降”、“兰英得救”、“狱中琴声”、“兰英哭灵”、“赶考荣归”、“灵堂试心”、“审堂认妻”、“报仇谢恩”。主要是叙述文秀和兰英从相识、相爱、结合,到死里重生和聚首团圆所经历的风波与悲欢离合,讴歌了他们“生死不离心上人”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加之抒情与叙述的自然结合,使长歌具有引人入胜、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这首长诗来源于汉族的刘文秀故事,但它摒弃了原故事中的文秀与金陵妓女月金、与苏州王太师之女琼珍相恋爱,以及他最后聚妻纳妾享受荣华的内容情节,把文秀与兰英的纯洁爱情贯串始终。这是从壮族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出发,对原故事进行根本性改造的结果。获广西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民间长诗。原名《唱文秀》。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黄勇刹、蒙光朝、韦文俊翻译整理。载《叠彩》文艺丛刊1980年第2期。因演唱长歌,以马骨胡伴奏,故取名《马骨胡之歌》。长诗为勒脚体,共3300多行。分10章: “千里寻父”、“花园奇遇”、“祸从天降”、 “兰英得救”、 “狱中琴声”、“兰英哭灵”、 “赶考荣归”、 “灵堂试心”、 “审堂认妻”、“报仇谢恩”等。叙述文秀和兰英从恋爱成亲到死里逃生和夫妻团圆的曲折历程和悲欢离合,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情节波澜起伏,很有艺术感染力。长诗根据汉族的《刘文秀故事》改编而成。从壮族人民的传统和审美观出发,删掉原故事的文秀与妓女月金、王太师之女琼珍相爱,以及他最后娶妻纳妾的内容情节,使文秀与兰英的忠贞爱情贯穿始终,让文秀的形象更完美。荣获广西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