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的价值观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的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观念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价值这一概念 ,最初仅为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后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理论学和哲学领域。而后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它包含着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对人们的有用性。人的价值是人的个体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如果以社会为主体,人的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所作的贡献,这是人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越高,共产党人提倡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如果以个人为主体,人的价值是指社会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何等程度上予以满足,这是人的个人价值,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在这里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国家鼓励社会成员努力工作,对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又逐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人们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的,已经不是根本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而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某些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在现阶段进行人的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关于 “以自我为中心” 的价值观,使人们明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和奉献、消费与创造的统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