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令狐德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父熙,隋鸿胪卿,其先乃敦煌右姓。隋大业末,为药城长。高祖入关,任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初,为起居舍人,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后累迁至侍郎、国子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书籍散亡,德棻上书陈请重购天下遗书,置吏补录,得以保存了大批书籍。又上书建议修梁、陈、齐、周、隋诸朝史记,并参与编撰《五代史志》,主编《周书》、《太宗实录》、《高宗实录》,重修《晋书》,德棻除制定体例外,曾撰《序例》(今佚)及诸记传。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历任大丞相府记室,后累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曾建议购求唐初散亡书籍,使数年间文籍略备。又主编《高宗实录》、《太宗实录》、《周书》等,对唐代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其文学理论和美学观点主要见于他主编的《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中。 令狐德棻582~666敦煌人。著名史学家。出身河西大族,博览文史,早有文名。唐高祖入关,任为大丞相府记室,转起居舍人,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 《艺文类聚》。奏请购买遗书,组织人力补录。又创议编修梁、陈、齐及北周、隋各代史。经数年未竞而罢。贞观三年 (629年), 太宗又下诏恢复编修国史,令德棻与岑文本修周史,李百药修齐史,姚思廉修梁、陈史,魏征修隋史,房玄龄总监诸代, 德棻总知类,统一体例,规范各史。各史修成,迁礼部侍郎, 兼修国史。进爵彭城子。又撰 《氏族志》。转太子右庶子、雅州刺史。后统领18人改撰《晋书》。永徽元年 (650年), 任礼部侍郎, 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及 《五代史志》,迁太常卿、国子祭酒。又撰 《高宗实录》30卷, 进爵为公。龙朔二年 (662年)请求致仕, 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家,谥曰 “宪”。 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李渊入关,引为大丞相府记室。唐初累官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学士。奏请购募遗书。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等朝正史。参预编撰《艺文类聚》及《五代史志》等书。主编《周书》和已佚的太宗、高宗《实录》。贞观十八年 (644),重修 《晋书》,他亲制体例,并撰序例 (今佚)及诸记传。 令狐德棻583~666唐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高祖入关,任大宰相府记室,后历任起居舍人、秘书丞、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职。当时书籍多散失,他建议求购,使专人补录,得以保存大量书籍。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等朝史记,并参预编撰《艺文类聚》,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预修《晋书》,制定体例,又参预撰修太宗贞观十三年(639)以后的实录和《高宗实录》。撰成《周书》50卷和《氏族志》,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