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以工代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以工代赈

国家利用库存的粮食、棉花和棉布资助贫困地区修建县乡公路,改善交通,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式。1984年至1986年,国家拿出价值27·亿元人民币的库存粮、棉、布,其中61%用于以工代赈,为县乡公路建设解决了资金拮据的困难。

以工代赈

国家以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等实物折资,用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筑路民工工资,扶持贫困地区人民发展交通,振兴经济。以工代赈修路既不增加货币的直接投放,又加大了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使扶贫工作从 “输血” 变为 “造血”,利国富民,功在千秋,是党和政府的一大德政。四川以工代赈始于1984年冬,至1994年,国家动用粮、棉、布和工业品等实物折资8.83亿元,部、省安排配套资金4亿元,地方自筹资金4.17亿元,投入交通建设。10年来,全省新建、改建公路12246千米 (其中,新建省际断头公路38条、580千米); 建成公路桥梁2362座、73404延米 (其中,大型桥梁192座、19864延米); 修建公路隧道23座、4747延米; 修建人行桥50座,人行路188千米; 修建小码头和船闸92座; 整治航道842千米。以工代赈建成的资源开发路、断头路、联网路和—大批区乡公路,使贫困地区的资源转化为商品,群众增加收入; 使汽车缩短运距,节约大量油料和运费; 使200多个乡镇通了汽车,改变了 “乘车难”、“过河难” 的状况。其中,以工代赈建成的全长69.9千米的盐左公路(卡坝至泸沽湖段),是盐源县的经济起飞之路,过去从盐源到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泸沽湖,需绕道云南宁蒗县,旅程长达10小时,现在缩短行程55千米,仅需2个多小时。盐左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促进了 “女儿国” 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以工代赈的一大丰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