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潮五四时期新潮社主办的刊物。1919年1月创刊。傅斯年、罗家伦、周作人先后担任主编。得到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大力支持。该刊高举“伦理革命”的旗帜,以反对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学为主要内容,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新潮》认为,封建的纲常名教是君主为了愚民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创造出来的。几千年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窒息了中国人的个性,摧残了中国人的创造力,造成了以“尊卑”代是非、以“名分”代爱情的虚伪的人与人的关系,剥夺了人们的一切生活乐趣。妇女在中国旧家庭中受苦尤多,她们根本没有人格,成为男人的玩偶而又为纲常名分迷惑,身受痛苦而不知,号召妇女自觉。指出道德当随时代而改变,旧道德是宗法时代的产物,自不能适用于今日。提出了人道主义、平等博爱、个性独立等新道德规范。在2卷2号上,还发表了李大钊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物质变动和道德变动》,影响深远。《新潮》坚决反对新旧调和,认为不管牺牲多大,也要把伪的推翻,去建设自由的、活泼的、理性的、适应的真道德。 新潮文学副刊。创办于1932年4月,是东北沦陷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公开报纸副刊。该刊借《哈尔滨新报》所属副刊,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揭露日伪统治的反动与黑暗。发表了一些进步作家和文学青年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急剧变化的社会关系。萧红、罗烽,舒群等进步作家均经常于该刊发表作品。1932年9月,因报馆为松花江大水冲垮,该刊停办。 新潮文艺副刊,1939年山青岛的《新民报》副刊《新声》和《大青岛报》的副刊《青潮》合并而成。主要撰稿人有芒芠、孟宇、伊川、歌帆等人。因在敌人的黑暗统治下,为避开统治者的耳目,除了发表一些抒发爱祖国情感的作品外,也间有一些风花雪月类作品。至1940年春停刊。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