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优选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8 优选法数学家华罗庚于70年代初提出,并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加以推广和应用。优选法研究如何以最优方案实现科学试验、工程设计、生产工艺和规划、决策与管理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在中国,优选法的理论与方法首先被应用于化工、电子行业中工艺参数的优选、仪器设备的调试控制等方面。后在石油、冶金、煤炭、建材、纺织、粮食加工、机械、医疗卫生等方面予以开发和利用。进入70年代后,结合计算机,在优化设计、新产品试制、模型参数的识别、经济决策、经济发展规划优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华罗庚在选择了几种理论上靠得住,应用上简单的方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并带领小分队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向生产单位宣讲应用实例。为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增添了极为光彩的一页。 优选法一种以数学原理为指导,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求得最优方案的方法。特点是不必事先知道所求目标的数学表达式,即可直接寻找有关因素的最优值。一般步骤是:1.确定通过试验要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可以进行比较。2.分析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即试验时试图改变的条件,因素必须可以控制并对目标有显著影响。3.适当确定因素改变的范围,包括合适的最优点和减少不必要的试验次数。此法虽不能代替方案的实践和比较,但可大量减少试验次数,在取得成果后,可定量地判断是否为最优方案。 优选法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尽可能少做试验,尽快地找出生产或试验最优方案的方法。在工程与科学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