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类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类别现代考试用语。1992年,首次进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分甲、乙两种类别。甲种考试为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考试;参加甲种考试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取得相应的乙种考试合格证书。乙种考试为财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凡不具备规定的相应学历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规定档次的乙种考试合格证书,方能参加相应档次的甲种考试。1995年,财政部、人事部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类别,将其调整为A、B两个类别,即改变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会计人员必须首先参加乙种考试,合格后再参加甲种考试的办法。A类为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考试,B类为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考试。A类考试,规定的科目同时合格,才能按规定取得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B类考试,考试成绩采用单科累积方式,每门科目考试合格,由财政部颁发单科合格证书;单科成绩合格者,可在取得单科合格证书后的连续一次考试中,免试已合格科目;在连续两次考试中,规定的科目全部合格,按规定取得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1999年,财政部、人事部再次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类别,取消了B类考试。参见“助理会计师B类考试”、“会计师B类考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