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伯利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伯利兹Belize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中美洲中部,东临加勒比海,北邻墨西哥,西、南接危地马拉。面积22963平方公里。人口约17.6万(1987年)。居民原为玛雅人,经西班牙、英国长期殖民统治,混血种人已占居民的半数以上,其次是非洲等外来民族的后裔。多数居民讲西班牙语,官方则通用英语。首都贝尔莫潘。地势南高北低,沿海多沼泽。热带雨林气候,森林密布,富珍贵林木。居民多以农业和林业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甘蔗、水稻、玉米、豆类以及香蕉、椰子、柑桔等。

伯利兹

面积22,963平方公里。人口166,200人,多为混血种人和黑人,其次还有印第安人、玛雅人、印度人、华人和白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半数以上居民通用西班牙语。居民中60%信奉天主教,其余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贝尔莫潘。位于中美洲东北部。北和西北与墨西哥接壤,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毗邻,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22公里。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南北部地形以玛雅山脉为主体,为西南——东北走向。维多利亚峰海拔1121.97米,为全国最高峰。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有伯利兹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3~5月份为旱季,6~11月为雨季。年平均气候25℃~27℃,年降水量北方为1,350毫米,南方高达4,575毫米。

伯利兹

拉丁美洲国家。1981年9月21日独立。位于中美洲东北部。面积22965km2,人口22.1万(1996年估计)。首都贝尔莫潘。1987年2月6日与中国建交。1989年10月11日伯与台湾当局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0月23日,中国与伯中止外交关系。国土北半部为海拔60m以下的石灰岩低地,多沼泽。南半部以高地、山脉为主,最高点维多利亚峰海拔1122m。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5~27℃;年降水量北部1200mm,南部高达4000mm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工业不发达。近年旅游、渔业和轻工业均发展较快。森林面积16568km2,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6.1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99美元。1997年固定汇率:1美元=2伯利兹元。工业主要是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和对出口农产品的加工。1997年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1%。服装业为仅次于制糖的第2个创收行业。1997年服装出口额为1350万伯利兹元。1996年农渔林业产值为2.28亿伯利兹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5%。粮食基本自给。1997年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9%;香蕉等水果出口收入1.06亿伯利兹元,占出口收入的33.8%;渔业产品出口创汇3500万伯利兹元。有世界第2大堡礁及玛雅遗迹等旅游景点。此外还有八大野生动物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1997年游客人数达13.43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76亿伯利兹元。全国公路总长为2875km。主要城镇间有公路相通。全国有4条主要交通干线,其中有2条与邻国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相通。伯利兹城是伯主要港口,可停靠集装箱轮船。菲利普·戈德森国际机场有通往美国、中美洲邻国的航线。对5~14岁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国5%的人口为文盲。1992年有小学241所,学生47210人,教师1804人;中学31所,学生8901人,教师782人。1991年有专科学校8所,学生1726人。2004年估计人口28.3万。独立日9月21日。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8.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72美元。通货膨胀率1.9%。2003年失业率12.9%。2001年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