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3.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条件的组合不协调,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条件的组合不协调,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

由于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平面垦殖和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使土地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近年来,甘肃农民收入一直处于全国末位,对土地的投入能力不足,加上自然灾害多、技术水平低,限制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据《中国农业年鉴》记载,1991年全省农作物种植业单位面积物质消耗平均为54.6元/亩,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2%;农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与净产值的比重,全国为35.4:64.6,全省为38.7:61:3。另据研究资料表明, 全省单位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 机耕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31个百分点;化肥施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使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5%;农业劳动生产率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
限于土地资源质量与其他生产条件的组合状况以及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程度,全省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面积合计占90.4%。改造提高任务相当艰巨。由于全省耕地中山地占到64.5%,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34%,加之雨热不同步,耕地中旱地占75%以上,64%的地区年降雨在300毫米以下,且多集中于秋季,春旱、伏旱几乎年年有。水土资源不配套,成为甘肃土地生产力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要发展灌溉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又受制于农业资金的不足,要增加投入,又受到土地投入见效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的限制,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这一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