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佩文韵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佩文韵府类书。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敕编。四百四十四卷。附拾遗一百一十二卷。玉书字素存,江苏丹徒人。顺治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年间(1704—1711),玉书以大学士职领修此书,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与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佩文”为康熙皇帝书斋号,故名。初分一百○六卷,修《四库全书》时,因其“篇页繁重”,析为四百四十四卷。收字一万○二百五十八个,搜集二至四字之词约四十八万余条。引书一百五十余种,近二千一百一十五万余字。以四声一百○六韵为序,每一字下注反切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构词字数二、三、四排列。“韵藻”为阴氏,凌氏两书中原有部分;“增”为阴、凌两书未见所补之词;“对语”为二字或三字对仗词;“摘句”为以该字为韵尾的五七言诗句。同字数词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先后。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者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不注卷册。引诗一般只注作者。每一韵部后有“韵藻补”一项,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康熙五十五年,以《韵府》收词有遗漏,复命翰林院检讨张廷玉等“搜奇抉秘”,补其缺漏。五十九年成《韵府拾遗》,编排仍如《韵府》。此书引书不注篇名,引诗不注篇题,且核对不精,删改错漏亦多。然仍为研究古典诗文有用之工具书。此书历来传本多种。《万有文库》本六册。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三册,另附索引一册,颇便检阅。 《佩文韵府》peiwenyunfu一部按韵编排的供读者做诗填词时寻找词藻、凑对子用的类书。清代张玉书等奉康熙之命编纂。该书初版于康熙五十年(1711)。“佩文”原是清宫的书斋名。《佩文韵府》是在元代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补,并广泛搜罗古书上的词汇、典故而编成的。全书正集有440卷,拾遗112卷;收有单字10000个,所引文句典故例句140多万条。规模是比较大的。 佩文韵府类书。清张玉书等奉勅编,称清圣祖御定。张玉书(生平见《康熙字典》条)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领衔编纂此书,至五十年(1711)书成,以清圣祖书斋“佩文”命名。韵分一百零六部,定为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余页。康熙五十五年(1716),复令翰林院经筵讲官刑部左侍郎张廷玉等增补拾遗,于五十九年(1720)续成《韵府拾遗》一百零六卷,附于正编之后。 《佩文韵府》Peiwen yunfu一部专收文章典故、词藻丽句的大型工具书。全书收字约一万,按平水韵排列。1704年,张玉书等人奉康熙之命开始编修。《佩文韵府》是在宋末元初人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明代人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补的,到1711年全书告成,历时八年。1716年,康熙又命人修《韵府拾遗》,1702年完成。《佩文韵府》虽以韵统字,但却不是讲音韵的韵书,它所辑录的词语,是为了旧时作诗作赋的人采摘词藻、对偶、寻求典故、轶闻,以便押韵、对句之用。原本不标卷次,依106韵部,为106卷,中分24子卷,后因篇幅太多,编为444卷。在编排字词方面,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又分上平、下平,每声依韵分作数十部,每部收入同韵的单字,单字下排列尾字与单字相同的词语,所列单字都注明音义,词语下列出处典故。所收词语典故,凡是《韵府群玉》、《五车韵瑞》原已收录的,叫作“韵藻”,排在前边;两书未收的,标“增”字,以示区别,排在后面。在同一字数的词语中,词的排列顺序是依照该词首次出处书名的经、史、子、集次序。同一条目所引的例句,也是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并收“对语”、“摘句”附于其末。我们今天利用《佩文韵府》查检诗文典故的出处,查的是“韵藻”这一部分。至于“对语”和“摘句”,因它本身没有出处,就不必查检了。《佩文韵府》辑录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掌故、轶闻、典章制度、训诂名物、人名、地名以及诗文词藻,无所不包,内容广泛。它所征引的古籍,有的现已难见,有的与今本不同。凡是从其它书中找不到的词语典故,都可以试查此书,可为我们提供词语的出处,以便于扫除阅读的障碍。不过,也应了解这部书成于众手,编撰潦草,疵谬甚多。其中引证,大都辗转抄录,未经核对原书,由《韵府群玉》、《五车韵瑞》承袭下来的错误,就有不少。因此,查找出处时,还需再查原书。从《佩文韵府》中查找词语,要先知道所查词的尾字属于何声何韵,然后按韵去找。如要查“天时”一词,即先了解“时”属平声支韵,再向支韵内去找字。用商务印书馆影印的《佩文韵府》,按所编词头的四角号码去查字就省事得多,无须去分辨声韵了。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奉敕撰,康熙时刊行,“佩文”即清帝书斋名。正集444卷,拾遗112卷。合《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两书加以增补,收字10257个。分106韵,按词语最下一字归韵。首列单字,再将具有同一韵字的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单字下注明音训,词语下则备载出典,以经、史、子、集为序。所引资料丰富,但多由其他类书辗转抄录,错误较多,引书不列篇名,引诗文不标题目,也不便查对。有《万有文库》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3册、另附索引1册)通行。 佩文韵府类书名。清张玉书等编纂。始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成于五十年(1771年)。一百零六卷,拾遗一百零六卷。采辑骈词丽语、诗文典故,且注明出处。是一部大型的供作诗填词寻找词藻的类书、韵书及辞书。按平水韵106韵部汇集、排列单字。今有商务印书馆1937年排印本。 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庭依以为重。卒谥文贞。工于古文辞,著有《文贞集》十二卷。张玉书于康熙十三年以大学士职领修此书,历经三十多个春秋方成。此书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与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增补以其他类书中的有关材料。“佩文”为康熙皇帝的书斋名,书以此命名。初为一百零六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因其“篇页繁重”,析为四百四十四卷。收字为一万零二百五十八个。收词为二字、三字、四字,共约四十八万余条。引书约一百五十余种。全书近二千一百一十五万多字。本书以单字统词语,单字按“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排列。每字下注出反切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之词。收词分 “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词二字、三字、四字的顺序为次。字数相同,以出自经、史、子,集为序。“韵藻”为《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二书中原有的词语部分。“增”是上述二书未见,而新增加的词语。“对语”是对仗词语。“摘句”是摘录包括这个字的五、七言的诗句。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者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本书是供旧时作诗文时查词藻之所用。现在亦可用以查词语、典故的出处,材料较为丰富。但本书的错误之处亦不少。本书的所据资料,都是由其他类书辗转抄录,或任意删节,因此,引用时要核对原文。另外,引书只注书名,引诗文不标题目,只注作者,亦不便于查对原书。为查阅方便,万有文库本书末附有索引,将全部词条依首字的四角号码排列。后附单字笔画索引。有康熙五十年(1711)内府刊本。清道光年间海山仙馆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同文书局影印本、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本、日本明治四十一年(1908)宏文馆石印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影印出版。4册。系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7年3月)影印。444卷,拾遗112卷。荟萃元阴时夫《韵府群玉》、明凌雅隆《五车韵府》两书,大加增补而成。收单字10257个,按平水韵分为106部。以单字统领词语,以词语尾字字音归韵。单字之下,先注音,后释义,以下分列“韵藻”、“增”、“对语”和“摘句”诸项。各项辑录词语按字数排列。“韵藻”、“增”下面各载出典,以经史子集为次。《韵府拾遗》体例同于前编,分“补藻”和“补注”两项。影印本末册为“四角号码检字索引”和“笔画检字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