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护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保护色baohuse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它有利于逃避敌害和捕猎食物。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1)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2)北极熊的白色皮毛与冰天雪地的环境十分协调,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从上看,与水底的背景相似,向上看却又象天空。(3)分割色也是一种保护色,如虎、豹、长颈鹿、斑马等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而斑驳的周围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变得模糊不清。(4)某些比目鱼和蜥蜴能随着背景的变化而改变体色,借以保持和环境的协调,安乐蜥的体色改变由内分泌控制,而避役的色素细胞则由神经系统控制。保护色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经过长期协同进化而逐步形成的。对螳螂的观察表明,当他们处于与自己体色相似的背景中时,比在与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中被天敌消灭的机会要小3倍。


图616 鱼类的保护色
1. 如果身体单色,由上方照射所造成的光与影的分布
2. 鱼的自然体色,在各方面光照射下的光与影分布;
3. 鱼的自然体色,在上方照射下的防影隐蔽作用。

保护色Baohuse

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一致,从而避免天敌进攻或有利于其捕食。如生活在绿叶上的螳螂,身体为绿色,而生活在树枝上的身体为褐色。

保护色

见“生物”中的“保护色”。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避免受到敌害攻击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如白熊、北极狐以及北方的雪兔和冬季的雷鸟,都具有纯白色的毛或羽,与雪地的背景融为一体,起着很好的保护或隐蔽作用。又如昆虫的体色常与枯叶、绿叶、树皮、土壤等的颜色相一致,以逃避天敌的危害。

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协调一致的一种适应现象。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觉,可避免遭受攻击或被捕食的危险。可见于各类动物。如同种蚱蜢,生活在青草中为绿色,生活在枯草中为枯黄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