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信使核糖核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信使核糖核酸mRNAxinshihetanghesuan

能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一类单链RNA。mRNA概念是雅可布(F.Jacob,法国科学家)和莫诺(J.L.Monod法国科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必定有一类化学中间物能把真核生物的细胞核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并预言这类信使物质是代谢迅速、碱基组成能反映DNA碱基组成的、不均一的RNA。
不久,许多实验室都证实了mRNA的存在。如用噬菌体T2、T7感染大肠杆菌后,虽然RNA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约有1%RNA是新合成的,而且更新率很快;同时发现:这类新合成的RNA的碱基组成和大肠杆菌原有的DNA不同,而与噬菌体DNA则甚类似。进一步研究证明:mRNA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其功能就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它的碱基序列决定新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本世纪60年代阐明了反映两者关系的全套氨基酸遗传密码。mRNA约占细胞总RNA的5%。每种蛋白质都有其相应的mRNA,所以细胞中有大小不一的多种mRNA。原核生物mRNA的寿命比较短,如大肠杆菌mRNA的半寿期一般只有几分钟或更短。真核细胞mRNA一般寿命较长,如兔的珠蛋白mRNA可以存活几天。
真核细胞mRNA的结构有若干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5′端连接着一个“帽子”结构,3′端有由连续排列的腺苷酸构成的“尾巴”。“帽子”结构是一种7-甲基鸟苷的衍生物。5′帽子和3′聚腺苷酸的功能还未确定。5′帽子可能参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以起动蛋白质的合成;也可能“帽子”和聚腺苷酸保护mRNA免受酶的破坏。此外,聚腺苷酸还可能与mRNA顺利通过核膜进入细胞质有关。一般认为,真核细胞核中的“不均一核RNA”(hnRNA)是mRNA的前体,在核中经过加工转变成有功能的mRNA后才能进入细胞质。加工过程包括添加“帽子”和“尾巴”,也包括切除内含子转录产物的“剪接”作用。小核RNA(snRNA)参与剪接作用。酵母和霉菌线粒体mRNA前体能催化自身的剪接(参见“基因”、“翻译”条)。

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

带有从DNA得到的肽链基因信息,从而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决定肽链氨基酸顺序的一类核糖核酸。约占细胞内RNA总量的5%。分子长短不一,所含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从几百个至上万个不等,相对分子质量为500 000,沉降系数约为8 S,单链自身回折形成茎环结构。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为多顺反子结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仅有很短的聚腺苷酸;真核生物的mRNA一般为单顺反子结构,5′-端有“帽子”结构,3′-端有较长的聚腺苷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与核糖体结合,作为肽链合成的模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