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债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债券指企业或政府机构为筹资而发行的承担到期偿付本息义务的书面凭证。它对债券持有人来说,是债权凭证,是债券发行人对持有人作出的在一定期限内偿付本息的承诺。发行债券是企业和政府机构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资金来源广泛、多样,可以面向社会各阶层。除金融机构外,一切公司、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都可以认购。按发行人不同,有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按期限长短不同,有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按发行方式不同,有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此外,债券还有以下几种:年金债券、无记名债券、抵押债券、附息票债券、公债券、保值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国库券等。 债券债务人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律文书。根据债务主体可划分为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国际债券;按发行方式可区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 债券公债:公债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公债亦称“国家公债”,亦简称为“国债”,是国家凭其信用内个人、团体和国外筹措资金的一种形式。公债按有无担保品,可分为担保公债和无担保公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强行公债和自愿公债;按利息支付方式可分为有息公债、无息公债,有奖公债和有奖有息公债;按公债内容,可分为实物公债、货币公债与折实公债;按可否买卖,可分为自由流通公债和非自由流通公债;按资金来源,可分为内债与外债;按债务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与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公债;按债期长短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公债等等。公债有信用度高、流通性强、抵押代用率高等物征。公债可以自由转让。国库券:国家中央政府财政部门为弥补国库短期收支差额而发行的一种公债。其面额、期限不一,由于有国家财政收入作为还款保证,因此风险极小,利息也因此较低。中国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具有期限长、面额小、按面额发行等特点。它的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等。主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增加建设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取得调节不同阶层收入水平的效果。有利于实现国富与民富并举、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协调统一。中国国务院规定,1985年以前发行的国库券不能自由买卖或流通。并于1988年4月21日在上海、广州、沈阳、重庆、武汉、哈尔滨、深圳等7城市开放了国库券转让市场,规定85、86年内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可以上市转让;同时,国务院规定1985年发行的由个人购买的国库券,在个人保存2年后,可以办理贴现业务。 债券bond证明持券人有权按约定条件取得固定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上载明发行者名称、利率、年限等,如有财产担保,还写明担保品名称。有公司债券、公债券和不动产抵押债券3种。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了取得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借款凭证;公债券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借款凭证;不动产抵押债券是不动产抵押银行为了筹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资金而发行的借款凭证。债券有登记式和联票式两种形式。前者在转让时须经过公司票册过户才有效;后者则可以自由转让。 债券亦称“收益证券”。债券持有人 (债权人) 有权向债券发行人 (债务人) 定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转让或向金融机构办理抵押和贴现,但不得中途抽回本金。通常作为筹措长期资金的一种手段。债券按发行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和不动产抵押债券。国家公债指一国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公司债券指股份公司为取得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债券; 不动产抵押债券指不动产抵押银行为征集用于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的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债券按发行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国内债券指由本国政府或企业在本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两种。前者指外国人在一国国内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债券,其面值为市场所在国的货币; 后者指以可自由兑换货币为债券面值,并在面值货币国家境外发行的债券。 债券债券是国家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了筹借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借款凭证。其基本要素包括: 债券和票面价值、债务人与债权人、债券价格、还本期限、债券利率。债券券面必须明确记载表明债权人根本利益的内容: 债券发行人以筹集长期资金为目的、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负担金钱债务的证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