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假冒商标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假冒商标罪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个体工商业者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擅自制造、仿造、销售或使用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标识的行为。根据商标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假冒商标,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以及擅自制造、销售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标识。假冒商标的非法经营额或获利额达到一定额,或其他情节恶劣,损害严重,影响极坏的,才构成犯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定假冒专利罪,比照本罪规定处罚。 假冒商标罪工商企业的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政策法规,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行为。中国现行刑法规定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本罪的基本特征: (1) 侵害客体是国家商标管理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犯罪的本质特征。(2)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从而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损害他人商标信誉的行为。所谓“假冒”,既包括伪造他人已注册商标的行为,也包括仿造行为。假冒的对象指同类商品的商标,或虽非同类但性质相似的商品的商标。如果假冒的不是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用未经注册的商标冒称已经注册的商标,均不构成本罪。(3) 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工商企业部门的主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如厂长、经理以及个体工商户等。非直接责任人员不负刑事责任。(4) 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并有赢利或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对本罪直接责任人员,除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