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颙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颙琰1760—1820清朝第5个皇帝。姓爱新觉罗氏,弘历第15子。年号嘉庆,庙号仁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嘉亲王,六十年册封皇太子。同年受禅即帝位,改元嘉庆 (1796)。至四年 (1799),乾隆帝死,始亲政。时清王朝已经过百余年之发展,由盛转衰,“因循怠玩”成为大患,虽努力整顿吏治,杀权臣和珅,仍不能根除腐败,军备废弛,河患频仍,财政拮据,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即位当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并发展为遍及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5省的大起义,参加人数达几十万。清王朝耗资2亿两白银,用9年半时间,到嘉庆十年才基本平息。但至十八年,又爆发了以林清、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起义。初起于河南,河北长垣、山东曹县的信徒皆起而响应。九月十五日,京郊信徒数十人攻入紫禁城,演成汉、唐、宋、明之所未有的大事变。急派温承惠佩钦差大臣关防剿之,又召杨遇春统兵北上。宫廷内外夹击,起义失败。东南海上有蔡牵、朱濆等的反抗。在位期间曾多次减免各地田赋盐课,修浚河道等,竟以积重难返,危机四伏,日趋没落。二十五年,病死于热河行宫 (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