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儒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儒医

古代通儒理的一类医生。古代医学典籍多深奥难解,每借通医知书的文人予以诠释,故文人中精医术者甚多,如孙思邈、王焘、沈括、林亿、苏颂等。科举制度盛行以后,许多考场失意的儒生为求生计,转而业医。宋时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说法,为儒士业医提供了体面的理由。明、清以后,大批儒士科场受挫,投身于医业。有些儒生喜好医学,步入仕途后仍于公余为人看病。这些由儒而医的医生常被称为儒医,以区别于师徒授受的业医者。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清代医家陈修园、汪昂等均属儒医。儒医中多数是靠钻研医书自学成医的,因而,理论知识比一般医生掌握得多。一旦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之后,他们也热衷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书本。由于儒学功底比较深厚,他们对诠释古典医籍比较在行。因此,古代许多医经注释,多出儒医之手。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在某些儒医身体力行用于研究医理之后,常能为医学发展起推动作用。元代朱丹溪将儒理、医理结合,创滋阴理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撰成,也是格物致知的产物。然而也有部分儒医所著医书,华而不实,此类书看似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实则缺乏临床基础,实用价值不大。儒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类特殊医生,他们对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