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雁门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在出山阴县城的公路边,群山起伏的勾注山脉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这些汉墓是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的无名孤坟。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凌空,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入眼帘。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代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地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1374年(明洪武七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关墙雉堞密集,烽侯遥相呼应,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勾注故道上,是晋中地区通往内蒙古高原的必经之地,同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雁门山东西双峰夹峙,其形如门,形势险要。雁门关创建于唐,原筑于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移建今所。关城围二里,高两丈,砖石砌成。现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祠旧址及石碑数通。雁门关自古为军事重地,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李白所咏“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古风》),元好问所咏“稜层石蹬倚高梯,穷谷无人绿树齐。总为古来征战苦,宿云常傍塞垣低”(《发南楼度雁门关》),皆形象地展现了雁门关的边塞风姿。

雁门关

又称“西径关”。今山西代县雁门关西雁门山上。因以两山对峙,雁飞渡其间而得名。唐置。元废。明复置于今址。为山西三关之一。历为军事重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