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元音yuanyin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中不形成阻碍而发出来的音,又叫“母音”。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紧张的状态,而辅音只在某一部位感到特别紧张。元音气流较弱,声带一定颤动。如普通话里的a、o、e、i、u、u都是元音。 元音舌位图 这个图中,有八个基本元音。〔i〕、〔u〕、〔a〕、〔a〕是舌位高低前后四个极点的音,另外四个是舌位半高、半低的〔e〕、〔o〕、〔ε〕、〔ɔ〕。图中上下两条边线表示舌位的高低限度,左右两条边线表示舌位的前后限度。竖线的左边都是不圆唇元音,右边都是圆唇元音。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对元音进行分类。按舌位的高低分,可以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和低元音。如由〔i〕到〔e〕、〔ε〕、〔a〕,由〔u〕到〔o〕、〔ɔ〕、〔a〕,舌位由高到低,开口度由闭到开。按舌位的前后分,可以有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按唇形的圆展来分,可以有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一个元音的音质。如:〔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 以上这些元音都是舌面元音。另外,元音还有舌尖前元音,普通话“字”〔tsl〕中的〔1〕;舌尖后元音,如普通话“吃”〔τs‘ ![]() ![]() ![]() 按软腭的升降,元音还可以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上述元音都是口元音,发音时软腭和小舌上升,堵住鼻腔通路,气流由口腔流出。发鼻化元音时,软腭、小舌下降,气流由鼻腔和口腔同时流出。如〔 ![]() ![]() 上面列举的元音都是单个的元音,称为单元音。在一个音节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组合起来的元音叫复合元音。如普通话中的“海”hai[xai]、“快”kuai[k uai]中的[ai]、[uai]。两个元音组合起来的叫二合元音,三个的叫三合元音。发复合元音时,其中有一个响度较大,另外一个或两个响度较小。按照响度较大的元音位置来分,复合元音可以分为前响、后响和中响复合元音。如[ai]是前响的,[ia]是后响的,[uai]是中响的。发复合元音时,不是从一个元音跳到另一个元音,元音之间是逐渐滑动的,舌位的高低前后、唇的圆展是慢慢过渡的。普通话中前响和中响复合元音的末一个音往往读不到位,如[ai]读[ae],不到[i]即停止了。 元音Yuanyin又名母音。音素的一种。元音的特点:(1)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2)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均衡紧张。(3)发音时,声带颤动,声音响亮。如a[A]、i[i]、u[u]、e[ə]。 元音又称“母音”。音素的一类。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舌头、唇部和软腭的阻碍,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均衡,气流比辅音弱,并振动声带,不产生噪音。如普通话语音里a[a]、ê[ 元音也称母音。音素的一类。以气流不受阻碍为主要发音特征的声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的紧张状态比较均衡,气流较弱,振动声带,声音响度较大。不同的元音是由口腔不同的形状决定的,即口开合大小(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与不圆。普通话语音共有7个舌面音:a、o、e、ё、i、u、ü;1个卷舌音:er;两个舌尖音-i(只和z、c、s相拼)、-i(只和zh、ch、sh相拼)。舌面元音又称单元音,它们还可以结成复合元音,如ai、ei、ao、ou、ia、ie、ua、uo、ue、iao、iou、uai、uei。 元音十二卷。元孙原理汇辑、陈孟凝编选、张中达校正。孙原理、陈孟凝、张中达三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张中达出任定海县丞时方刻板行世 (乌斯道《元音序》)。本书共十二卷,共选入元朝一百七十六位诗人的诗作,并在诗人姓氏之下,略记其简历(个别的未记)。首选刘因,终于龙云从。在十二卷之后,附有无名氏之作七首,并有一组补遗。书中选诗最多的是虞集,共一百零六首,编为一卷(卷五),补遗中又收取虞集诗五首。其次是范椁、杨载,两人诗合编为一卷(卷四)。收入诗少的,仅存一首,如张立仁(伯远)、祝蕃。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七言律诗颇见特色,还特别留意选入篇幅较长的作品。至于宋代遗民之诗一般均未收。因其选诗之时,除照顾不同风格外,还尽量收入集外佚诗。故此书问世后,影响颇大。明末潘是仁辑刊数十种宋元人诗集,往往均依据《元音》成编。此书初版于洪武十七年(1384),再版于建文三年(1401)。有明抄本,《四库全书》本,1919年董康诵芬室影刊建文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